耶魯新亞學生交流計劃(YUNA)今年已是第二十六年,農曆年期間,新亞學生往耶魯交流及到波士頓紐約觀光。到了3月,美國大學開始春假,耶魯學生到訪香港,3月11日入住新亞會友樓,晚上有一個歡迎晚會,左丁山應邀參加。記得去年三月,左丁山曾贊助YUNA學生到跑馬地馬場吃自助餐和觀看賽馬,並搵馬會慈善事務執行總監張亮(中大聯合校友)為他(她)們講解香港的賽馬與慈善事務的關係。今年的YUNA研討專題是Communities: Margin and Mainstream,留港11天,第12天至第14天由新亞校董黃經國博士贊助前往南京遊覽及在上海停留一晚,由上海飛回紐約,黃博士是友邦保險區域執行總監,於保資界赫赫有名,他認為美國學生趁來港之便,應該順道到內地一遊,增加對中國的了解,故此慷慨贊助這批耶魯學生到南京造訪南京大學、中山陵,及到上海作一晚自由行。
這晚左丁山與耶魯學生團握手,發覺只有兩名男生,其餘八人皆為女生,左丁山對組長(南亞裔女生)笑說:「這是gender inequality,難道耶魯男生對香港沒有興趣,還是不敢參加挑選?」新亞學生團往耶魯,每年都是男少女多,反映中大女生優勢,不足為奇,但想不到在1960年代末才接納女生的耶魯,也開始出現香港現象,或者全世界讀書考試,都是女優於男吧。
耶魯學生來訪新亞恰巧碰上耶魯大學校長Peter Salovey到中文大學演講,Salovey教授應邀出席「新亞書院七十周年校慶學術講座」,於3月19日下午四時三十分至六時,在康本國際學術園一號演講廳主講Emotional Intelligence in the Lab, Workplace, and Classroom,演講後會出席茶會與香港耶魯校友見面,晚上七時出席雲起軒晚宴。這位第二十三任耶魯校長彼得.沙洛維今年61歲,父親是南加州大學化學工程系教授,他畢業於史丹福大學,獲心理學學士及社會學碩士學位,後往耶魯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成為心理學專家,更是研究情緒智慧(Emotional Intelligence)的先驅,令EI成為一門顯學,開闢心理學的新領域,而且在社會層面,極有實用價值。左丁山是心理學門外漢,對中文「化悲憤為力量」則略有領悟,原來EI就是指個人情緒,如有適當正確運用,可成為個人做事的動力!下星期二定到中大聽一聽權威專家講述EI,必然聆聽有益!
備註:最新消息,因耶魯捲入美國名校入學醜聞,兩名史丹福大學學生控告幾間名校(耶魯、史丹福、喬治城、UCLA 等),耶魯校長已取消亞洲之旅,留校處理危機,不來中大演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