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聽眾向電台爆料,指一位女藝人到其工作之名店購物,買了一件二千幾元的貨,埋單時說一向都有折扣,同事禮貌地要求核對電話號碼及account,且因她戴cap帽、太陽眼鏡,並非「這一代」藝人,沒太多人認出,店方要求核對身份證時,她反應很大,不但拒絕,還發爛渣:「叫你經理出嚟啦」……
即使這位藝人以前算「紅過吓」(現今不紅)、不在香港拍劇(過氣,或只能在大陸營生)、年紀不算好大但又不算後生(即是有點老)──但上門光顧「頴折」,她以前也得過優惠才食髓知味,正所謂過門都是客,是消費者,名店職員是否「有心」認不出?不知,不過也不應如警察查身份證般核對。演藝是短暫而殘酷的行業,花無百日紅,當事人比誰都不想面對;不再年輕,更加不願提。雙方就算數吧,何必各持己見不開心,令場面尷尬?
好景不常,你看那些北上掘金賺人仔的藝人一個一個「回流」,陰陽合同追稅風波,加上大陸審批嚴苛動輒禁映,「限X令」莫測,影視業低迷,從前橫店影視城同時有50至70個劇組熱拍中,現今只得10多個,冷清得很。
藝人回歸支持港產片唱廣東歌,當然是在大陸「冇得撈」,難道明言嗎?名店就打個折幫補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