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台灣家】台灣搬家記

【有個台灣家】台灣搬家記

【有個台灣家】
又搬家了,這次是我們夫妻組織家庭九年內的第五次搬家!

其實每一次搬家後,我們都總會覺得那個新居會住上好一段日子,但往往計劃趕不上變化,兩年前選擇從香港舉家移民來台灣,生活空間由香港的700呎村屋,搬到在台灣的三層透天別墅,心想這一切已經很足夠,也遠超我們想像,而且經歷了從香港搬家到台灣的浩大工程後,也以為從此一家人便安定下來,想不到兩年剛過,就在兩個月前,因為幫朋友在這社區找屋,卻讓我們意外地遇上一間一見鍾情的房子,剛剛遇着我們快要迎接家中第三個孩子的誕生,就在我們參觀房子的第二天,我們便很快地簽下租約,準備在台灣建立我們的第二個家。

挺着五個月肚子 全家動手DIY

挺着五個月的肚子,我們一家人又展開了一輪新屋DIY工程,我們自己一手一腳簡單設計新屋,過程雖然費時,幸好有在香港的奶奶過來台灣幫忙兩星期,但粗重工夫難免全落在老公身上,老公苦笑說這一趟搬家,彷佛要他折壽兩年呢,但看到我們新的家又慢慢建立起來的時候,汗水背後卻是充滿滿足感。不得不說,很多台灣本地的家具設計都不太合我們的口味,就像香港二十年前的舊式傢俬舖的款式,而且台灣的進口傢俬價錢並不便宜,很多本地傢俬又較為老土笨重,慶幸台灣有幾家四、五層高的IKEA大賣場, 讓我們可以比較輕鬆選購合乎心意和尺寸的家具,現在我們的新居好像變了「IKEA showroom」一樣呢!

其實無論在香港或台灣搬家,每一次都是希望讓一家人有更好的居住環境,生活更舒適,一家人有更多的空間。在香港幾乎每一次的搬家,都是為了迎接家中新成員,想不到搬到台灣後,我們這麼快便再次經歷搬家,這讓我們感受到其實每一次搬家真的來得不易,不只是說搬運家中東西時的勞苦,還有是每次決定要搬家時背後付出的勇氣和決心,那份要再一次跳出舒適圈的決心。

還記得當時從香港搬來台灣的時候,真真正正的人生路不熟,有時候連想買一顆螺絲也不知道該去哪裏找,在台灣不知不覺地生活了兩年,經歷過搬餐廳和搬家,這才發現,原來我們已經慢慢地熟能生巧,一切比從前已經得心應手得太多了,這裏的一切,漸漸地不再陌生,這份熟悉的感覺,只可以靠時間和歷練去累積,我們這次再經歷如此「勞師動眾」的搬家後,彷彿令我們更認定台灣便是我們的家。

在移民後,我們在這裏慢慢地落地生根,建立起我們的生意,孩子開始熟習他的學校和新朋友,也一點一滴地累積我們對這個家的歸屬感和安全感時,其實誰也不想隨便說離開,當初選擇要離開香港時,都是經過慎重的考慮和衡量,畢竟我們帶着兩個小孩去移民搬家,背上的重擔和責任,都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感同身受呢!

經歷過如此頻繁的搬家後,老公已經變成一個熟練的水電和木工師傅!

家裏都是IKEA的家具。

撰文:Cass(King Kong 媽媽)
80後爸媽,兩年抱兩後,做了全職爸媽陪伴孩子成長,2017年5月舉家移民台灣,重新出發,帶著孩子找另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