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恐怖瀰漫全城(理大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鍾劍華) - 鍾劍華

白色恐怖瀰漫全城
(理大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鍾劍華) - 鍾劍華

被罰停學一年的理工大學學生會前會長在聲援集會上呼籲所有人「在白色恐怖下不要懼怕」。這番充滿滄桑感的話出自一個只20歲出頭的青年人,香港人沒有理由不為此感到難過。

中共在所謂新中國成立之前,經常使用「白色恐怖」來形容國民黨軍統等秘密反共行為。但到建政之後那幾十年,其所運用的白色恐怖手段,又有過之而無不及。正因如此,香港前途問題才會引起香港人的恐慌。也正因如此,中共才會以「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安香港人心,保證香港社會可以在某種程度上與中共那套體制隔離。但是在97年主權移交後,中共權力之手便不斷滲入香港社會,而且不惜要推翻對一國兩制的種種承諾。

但香港社會始終有一套經過百多年殖民地歷史發展而成的法律體系、法治觀念、機構管治、社會價值體系,中共要把其權力施加於香港,難免遇到種種制度性的阻力及文化性的抵制。這個時候,運用白色恐怖手段便變成無可避免的結果。

今天香港人感受到的白色恐怖,基本上已是無處不在。北京當局及特區政府,正無所不用其極地運用各種手段,意圖打擊所有進步人士、民主派別人士。隨意運用在現有法例中根本沒有賦予過政府及執法者的權力早有先例。這種權力僭建可以透過毫無準則可言的所謂人大釋法作最後背書,也可以變成任由一些在香港根本沒有公權力的、不知從哪裏冒出來的所謂國安人員,來香港把某些人帶回國內接受制裁,事後也竟然可以不了了之。特區政府不盡力保衞香港人的權益,還要明示暗示自己無能為力,還要做代言人呼籲香港人理解包容,這不也是白色恐怖嗎?

白色恐怖也可以透過政府自行將公權力膨脹,繞過所有制度的監察。例如賦予一個普通公務員,運用所謂選舉確認書,隨意剝奪香港人的政治參與權及選舉權。更有甚者,就是利用機構管治手段,把一些與政府同聲同氣,唯權勢馬首是瞻的人士委任進入公共機構及法定機構的董事局及管理架構中,架空持份者,逐步剝奪機構的自主,甚至是把公民社會及公共空間打壓。

大學校園內突然間多了種種以前根本沒有的所謂紅線或禁區,校園內的民主討論及自由氣氛突然間要服膺於一些原本從來未有過的所謂順理成章、理所當然。然後,學生的自由討論範圍及自主空間會被行政管理部門隨意封殺。到最後就不理會誰挑起事端,總之就是因為你們年輕人態度唔好,並採取極端的懲罰手段,不設上訴機制,不講程序公義。同學們如果感到這是白色恐怖,還可以說是杞人憂天嗎?

迎合權力風氣擴散

為甚麼今時今日會出現一些毫無公信力、不學無術、甚至是與江湖人士同枱食飯的人成為大學校董?為甚麼應該是代表文明進步,最應該捍衞出版自由、言論自由及理性討論的大學校園,不可以有言論自由及理性討論,處事又變得這麼不理性不文明甚至是野蠻?這不正是白色恐怖流風所及而造成的扭曲變形嗎?

而且,這不是獨立事件。校園內的肅殺氣氛早已經在不同的大學形成及擴散。也不單是在大學,部份法定機構、義務組織、公共機構,在其機構管治及員工的評核、續約與升遷上,已經出現不同程度的政治審查。在制衡及監察的不再受重視、自由及自主受到壓抑的大環境下,社會上的各個環節都會受到這種氣氛影響。

在各級機構及社會秩序中擁有權力的,都會形成一種捨難取易的態度,不再抗拒權力的誘惑,一則可以迎合上層權力機關所營造的社會政治氣氛,也從中得享好處。因此,有中學也把學生趕出校園,報警拘捕學生;又有校長可以不受制衡,肆意運用權力去打壓侮辱老師。這些正是整個社會在白色恐怖氣氛瀰漫下所形成的肅殺局面。當一個年輕人也出來呼籲,叫所有人在白色恐怖下不要懼怕,香港人實在不應該掉以輕心。

鍾劍華
理大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