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心戶、一般戶、放心戶 - 林夕

關心戶、一般戶、放心戶 - 林夕

只要是人,都會希望有人關心,沒有人是孤島嘛。

問題在於,相愛很難,關心也不容易,只比送禮好一點而已。送禮送的是實物,要考慮對方用不用得着,是否他那杯茶,關心若用語言,或發個訊息,不是個茶杯,不想用就丟在櫃子裏。要評估用字語氣,否則會變成關心過當,對方受不住,善意的滋擾也是滋擾。

早前間接再間接得知友人患重病,聞說意志消沈,不想見人。

雖則擔心,還是猶豫了很久要不要發個訊息問候。因為傳話人說這消息只有幾個人知道,而我不在直接「知道了」的名單裏,病患者會不會「飽受」四方八面半生不熟親朋戚友安慰,收到一大堆的「加油加油、沒事的、趕快好起來、如有需要可以介紹個神醫給你」。

諸如此類的訊息,看多了變成信號,整天提醒自己「你有病」、「你有病」、「你有病」而且病得不輕,連阿貓阿狗都知道,發訊息問候,這也是一種壓力。病情如何,病者自知,可太多人知,心裏就自覺病得更重,好像這場仗要打給全天下的人看。藥也有分輕重,過度不適當的關心,等於用猛藥,等於最親的人在病床前要安鏡頭,在家裏觀察着一舉一動,誰受得起啊。

過了一陣子,才「敢」用手機發問候語,沒回音,也可以想像,本身在打仗,還要每一則祝福都回,也煩不勝煩。過不久,對方回了,且報告病情如何,這才放心直接通話,而且說,多跟他聊聊天,不要緊的。這個「不要緊」,可謂有些心靈相通,大家想到一塊去。

有些時候,做個孤島也不錯,所以有清靜療傷這一說。我們也指示好友親朋,若忽然來了個權威上司,逼迫病人去看神神化化的神醫,不去也不成,真是沒事變有事。

最近聞說上面的老大哥,關心人民已「優化」到迫近人類所能承受,把所有住戶分三等,第一等名「關心戶」,監察不得鬆懈、第二等叫「一般戶」,一般沒事就探聽一下、第三等叫「放心戶」,可以暫時放下或者放過。

關心與放心,從沒如此諷刺過,簡直把人民全當做病人,怕他們會發瘋,不乖乖聽話吃指定的藥。活在這個全球最大的病房裏,能做到不被關心,竟然已是莫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