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傘運動之後在社運界紅了一批近代歐洲學者,像傅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及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 l906-1975)以至Habermas、Chomsky等都是,但近年奉行「追星文化」,很多人滿口上述名字可能只是name dropping,對其論述不甚了了,說不定原文都未看過。
平心而論鄂蘭是個水準不錯的作家,對現代政治理論的影響亦歷久不衰,不過其成名作《極權主義的起源》在美國特朗普當選後賣至斷貨,成為左翼攻擊特政府的強力武器,則可能本人也始料不及的,可惜鄂蘭是個「標題黨」,《極權》(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ism)一書1951年初版是本名《當代的負擔》 (The Burden of Our Time),原本看來沒有意圖解說極權的成因或探討其源頭,其實是一部不太嚴謹、非學術性的「說故事」體裁創作,美其名曰「三段式」(three phases):第一部分「反猶太主義」、第二部分「帝國主義」及第三部分「極權主義」,其實是勉強捆綁一起各自獨立成書的創作,現代學者、曾在奧巴馬政府供職的鮑維爾(Samantha Power)2004年為該書新版作序時卻嘗試辯解,說這書缺乏完整性是因為當時冷戰局面已經形成,國際局勢危急,鄂蘭要趕緊對世人發出警告,所以書成匆忙云云(!),然而鮑氏又謂三段之間缺乏因果聯繫是刻意而為的,據說寫法是為了彰顯鄂蘭的獨有史觀。
雖然客觀來說,鄂蘭始終是靠典型標題黨手法一書成名,銷路的提高也不過增加了作家的版稅收入,相信她本人也志不在此,對社會亦不會構成甚麼影響,可是本書以十分權威的「XXXX的起源」命名又成功大賣,卻不免在後世形成了一個錯覺,彷彿書中的論述就是對極權主義的科學的終極判決了,這才是真正的問題所在。
鄂蘭以其原籍德國猶太裔本位出發,引據大量翔實的史料,用全書三分之一篇幅細緻敘述歐洲的反猶太歷史,又以接近經典馬克思主義觀點分析「資本主義」如何結合歐洲殖民主義形成全球擴張的「帝國主義」,再花掉三分之一篇幅,最後以生動筆法綜合描畫納粹德國及斯大林主義的極權管治實況,雖然在大作中沒有明示,卻始終在沒有充分論證之下,製造了一個似是而非的關於極權主義源頭權威論斷:即歐洲猶太人問題加上「資本主義內部矛盾」催生了極權主義。
本文篇幅所限,不可能詳細批判(critique)鄂蘭的論點,但可以扼要地指出其說法的根本破綻:《極權》一書界定何謂極權主義沒有太大爭議,認為當時(1950年代)世界上曾經存在或仍然存在的極權主義政權只有三個:即蘇聯、法西斯意大利與納粹德國,我們不妨從這個角度入手分析。
三個政權之中時序上第一個是1917年「十月革命」建立的蘇聯,這是一個以馬克思主義為理論基礎及核心意識形態而建立的革命政權,列寧主義的添加是透過工人階級先鋒黨實現的無產階級專政(全面獨裁),這已經是極權主義的雛形,可是這套政治學說無論如何荒謬,也不能與歐洲歷史上的猶太人問題沾上半點關係,其實自中世紀基督教定於一尊之後,歐洲猶太人所處的地位就起了微妙變化,因為聖經上耶穌基督的被猶太人逼迫與受難(這或不是唯一原因卻是強大的宗教誘因與藉口),一千多年來猶太人從未間斷地受到此起彼落或強或弱的打壓(pogrom),這固然不是甚麼光彩的好事,卻從來沒有因此而產生極權主義政治模式;另外,工業革命之後英法等工業強國建立不斷擴張的全球帝國,可是馬克思所「科學預測」的不可調和內部矛盾卻始終沒有在這些經濟高度發展的國家出現,不過,自1848年馬克思與恩格斯共同起草《共產黨宣言》之後近百年光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火焰在歐洲也一直沒有熄滅,與此同時偏處東方邊緣的沙俄帝國雖然相對貧窮落後(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口是剛脫離農奴身份的教育水平接近文盲的農民),卻是窮兵黷武、擴張性的大陸帝國,而羅曼諾夫皇朝的統治模式相對西歐諸國而言是非常野蠻專制的,因此歐洲不同流派的激進思想(共產主義、社會主義及無政府主義等)在俄羅斯的知識界(intelligentsia)有巨大市場,而知識界人數雖少影響力往往超乎比例,加上尼古拉斯二世本人優柔寡斷又有點「婦人之仁」的性格,1917年初歐戰失利被「逼宮」為了避免進一步流血而主動遜位(二月革命)造成權力真空,才有同年俄曆十月聖彼得堡的所謂攻打冬宮的政變奪權成功,極權主義的全面控制意識形態根本就在馬克思主義的血液骨髓之中,不過若無天時(歐戰背景)地利(上述俄國社會政治文化特有狀況),首個前無古人的極權主義政權也無法建立。
墨索里尼的法西斯蒂政權到1927年才完成政治法西斯化,但始終搞不掉國王與教廷另外兩個權力核心,至於希特勒真正奪權成功,徹底摧毀原有憲政民主,已經是1934年興登堡元帥逝世之後的事了。
最後要說的,是墨索里尼早年是馬克思主義者,被社會黨驅逐才組織法西斯另起爐灶,還一直對列寧崇拜得不得了,其管治手法明言是抄襲自布爾什維克的,至於希特勒積極模仿老墨,已經不是二創而是三創了。
鄂蘭這部《極權主義的起源》英文名(原作是英文,雖然她母語是德語)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ism,Origins其實可以用單數Origin。
最近國家主席說要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且看效果如何。
(注:本欄每周由不同作者執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