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修復、策展 三個皮革背後的故事

設計、修復、策展 三個皮革背後的故事

【特約報道】由挑選合適的皮革到設計,每一件皮革製品都混合了設計師的心血,但真正賦予皮革製品生命的,卻是擁有者。趁下星期亞太區皮革展,我們找來三位不同背景,但同樣對皮革承載着熱愛的人,分享截然不同的皮革故事。

從藝術角度看皮革

作為香港知專設計學院時裝資料館主任,何浩德對館內的每一件收藏品都愛不釋手,見過不少皮革設計品的他,何浩德認為選取的皮革固然重要,設計師對衣服的剪裁,注入的故事更為重要。「這條Alexander Wang的白色皮裙很特別,皮革很少會運用在運動服中,而Alexander就被Adidas Stan Smith運動鞋激發靈感,將皮革與運動服飾元素二合為一。」

何浩德認為皮革是可塑性高的物料,例如Rick Owens的皮褸,特別欣賞它的立體剪裁、多細緻位。香港知專設計學院將會參與今年的亞太區皮革展,展出時裝資料館的5件皮革收藏品,包括他提到的Alexander Wang皮裙、Jill Sander、Hugo Boss、Gareth Pugh 及 Rick Owens的皮褸。他希望這次時裝資料館和皮革展的合作,能讓設計師和學生欣賞到別出心裁的皮革設計,認識皮革的處理手法和欣賞大師作品,並盼望來年學生的畢業作品也能參展。

修復皮革,同時修復人心

皮革修復,修復的不只是皮革本身,亦修復人心。本地一對手作藝術家Ryan和Catherine擅長將一些已經損壞及殘舊,但具有歷史或紀念價值的皮革製品重生。當被問及修復皮革的程序,Catherine解釋:「其實我們就像中醫一樣,會先問診,才決定接不接單。我們接單不是基於物件的價錢,而是物件對於主人的價值,到底主人有幾想保留這件物件。」試過有一位父親帶着一雙皮鞋來,細問下才知道原來這是他結婚當年所穿着的一雙皮鞋,如今女兒要出嫁,他想再次穿着這雙皮鞋牽着女兒出場。Ryan和Catherine為這個原因極力為他修復。

不少人都會抱有期望,認為帶來的物件都能恢復原貌。Ryan說:「不是所有皮革製品都能被修復至原來的模樣,正如剛才所講,我們就像醫生一樣,都會有救不了的病人。曾經有位女士帶了一件保存得不錯的皮裙來修復,她希望能再一次穿上它。但由於不能找到差不多的皮革,沒有可能把它恢復到能穿的狀態,所以我們建議她把皮裙製成銀包及其他小配飾,延續這條皮裙的紀念價值。」亦有客人曾拿假皮產品要求將其修復,但Ryan指假皮因為是用膠製的,膠的表面欠缺承托力,所以不能磨或修補。

此外,環保亦是他們進行皮革修復的另一個原因。事實上,皮革很昂貴的地方在於它的可持續性,能一代代傳承下去。為此,Ryan和Catherine將於亞太區皮革展開設工作坊,希望教大家將已經舊了的皮革進行翻新,做一個全新的咖啡杯套。如果你也對皮革修復有興趣,就來跟他們學習一下吧!

使用皮革=殺生?

每當說起皮革,一定會有很多愛護動物人士衝出來反對,認為要用動物皮毛就是殺生,十分殘忍。本身是一位素食者的Perrine Ardouin,同時也是亞太區皮革展的策劃人,兩個身份又有沒有衝突呢?「我愛皮革,主要因為它擁有長期使用及保存的特質。其實很多人都有誤解,以為使用皮革就要殺生,事實上很大部份的皮革來源,都是因為人類要吃肉,而這些動物皮留下來也是不能食用,因此便把它們升級再造成皮革,不造成浪費,切合現在『轉廢為能』的潮流」。

至於有很多人提倡使用「Vegan Leather純素皮革」代替動物皮革,Perrine說其實大部份純素皮革就是膠製人造皮,不能被分解,對環境傷害更大,也不能修復。她提到今年的亞太區皮革展,同場的物料展也會展出用梭織及天然材料製成的物料,如芭蕉 、香蕉和椰子纖維,希望能減低對環境造成的傷害。在香港舉行的皮革展,在業界具有相當聲望,重要性比歐洲傳統皮革大國的展覽更大,整個展覽差不多有800家參展商,世界最著名的奢侈皮具品牌都會來這裏採購,而同場還有物料展、時尚配飾展和羊絨展。


亞太區皮革展
日期:2019年3月13-15日
開放時間:0900-1800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場地鳴謝: 香港知專設計學院時裝資料館

Perrine認為大家對皮革有很多迷思,希望能透過亞太區皮革展讓大家認識更多。

何浩德從時裝資料館挑選了5件皮革製品,希望透過展覽令更多人能欣賞。

Ryan和Catherine想盡自己所能,為客人修復有紀念價值的皮革製品,將不同的故事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