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台灣家】
從前在香港最愛早上到酒樓飲茶吃點心做早餐,來到台灣,基本上除了台北地區外,很難吃到香港人可以接受的港式點心,而且很多這類有點心吃的餐廳都沒有做早市,往往都要等到早上11時才開,所以我們便常常努力尋覓附近有早餐供應的餐廳。
台灣的店面租金壓力低,所以在台灣都有很多特色的早午餐餐廳,提供很多賣相很吸引的超大盤早午餐,有些台灣人笑說這些是貴婦早午餐,有時候一盤早午餐都是二百多元台幣起跳呢!其實台灣流行的早午餐,款式來來去去都是差不多,但勝在這些早午餐店很多都佈置精緻,文青風的、可愛風、無印風、工業風,應有盡有,餐點擺盤也是為着拍照而生,看着眼前的一盤早午餐風光已是賞心樂事,最難得是可以讓我們有一個寧靜舒適的空間享受餐點,沒有人催促我們用餐或站在你身後等位。在台灣都彷彿有很多這種好像「唔憂做」的悠閒早午餐店,每天就只營業早餐和午餐時段約六、七小時,姑勿論這些早餐店可以維持和經營多久,但的確,在台灣還有讓這些小店生存的空間和自由。
半日工作每周休假 賺份人工
有時候和一些早午餐店老闆談天,他們很多都是兩夫妻自家經營,雖然賺到的可能就只是兩份人工,但看到他們卻是一臉笑容,滿足自在,早午餐店在下午2時店休後,剩下的便是他們兩夫妻的自由時間和生活空間,每星期還有一天固定的公休日,可以陪陪家人和讓自己休息,所以我們認識不少台灣年輕人,他們的心願都是自己開一間咖啡書室或早午餐店,只賣自己喜歡的咖啡和親手做的麵包蛋糕,好像完全沒有把開餐廳當成一盤生意看待,就是在我們眼中,都會盤算着這麼有個性的餐廳究竟怎樣賺錢為生的時候,偏偏這類的早午餐店,在台灣卻是越開越多。當然,不是每個人都有閒有錢去吃這類悠閒早午餐,但很多台灣年輕人都喜歡在周末時,睡到自然醒,然後約朋友吃個超級豐盛的早午餐,所以在台灣吃早午餐的文化,好像已經漸漸變成了一種生活態度。
豐儉由人 豆漿蛋餅幾蚊有交易
台灣的早午餐豐儉由人,另一邊廂的街上有不少賣豆漿、包子、蛋餅、麵條的平價早午餐店,一杯豆漿盛惠15元台幣(約4港元)、 一份新鮮的小籠包才60元台幣有七隻(約15港元),即叫即製的蛋餅一份也才是30元台幣(約7.5港元)!這類的早餐店很多早上四、五時便營業,到下午12時便休息,所以無論是平價早午餐或是貴婦的早午餐,很多餐廳的營業時間都是只有半天。
或許,看一個地方的餐廳經營模式,就可以大概想像到在這裏生活的人的生活態度。忙碌沒有錯,悠閒也不是罪,有時候閒來可以放慢腳步,在台灣的早午餐店吃個豐盛早餐,或是喝上一杯新鮮即磨豆漿和蛋餅,確是讓人有一種幸福放空的感覺呢。
撰文:Cass(King Kong 媽媽)
80後爸媽,兩年抱兩後,做了全職爸媽陪伴孩子成長,2017年5月舉家移民台灣,重新出發,帶著孩子找另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