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九日,申訴專員劉燕卿根據調查結果,批評教育局疏於照顧非華語學生。其實教育局副局長蔡若蓮當年任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副主席,也曾撰文責當局「忽視非華語學生的中文學習問題,宜檢討改善」(《教聯報》第七十六期)。不過,做副主席和做副局長是兩回事。
所謂「非華語學生」,當然不是指歐美僑民子女,實指南亞裔人。而南亞裔人不只是教育上有問題。去年八月二十二日,保安局長李家超嚴正指出:「南亞裔人來港求政治庇護者,平均每年有一千四百人因犯罪被捕,帶來嚴重治安問題。」問題要解決,保安局、教育局必須合作。
合作方法就是廣設職業技能教育培訓中心,把南亞裔人不分男女老幼都集中起來,食宿免費,還有教育以及康樂活動,一切效法新疆的教育培訓中心。中文課本可用《平語近人》、《我們的祖國如此廣闊》之類,而康樂活動可安排唱紅歌,演樣板戲,還有見到外國參觀者就用英文唱If You're Happy and You Know It, Clap Your Hands(自感幸福,自當鼓掌)。假如學生有信奉回教者,更可教導他們吃豬肉,並向習主席祈禱。至於紀律事宜,如設計老虎凳刑、吊刑、插喉餵食刑等,香港共家警察應是能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書記陳全國也一定樂意蒞港指導,中央據悉已準備輸出治疆的「成熟經驗」。如此,則南亞裔人教育、治安、偷渡來港工作等三大問題,不迎刃而解,予不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