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會做人的醫生 - 林夕

很會做人的醫生 - 林夕

年輕時不大覺得身體是一台機器,某些損耗的部分不能維修,最多只能等新零件替換,而人肉機器等的可是人肉零件,例如腎、眼角膜。

有位眼科醫生,除了夠權威,為病人解惑安慰,權威中也帶幽默。他對角膜開始退化的朋友說:「沒關係,可以換啊。」朋友驚問:「不是要等很久嗎?」

醫生很老實也很老定說:「要等,不過科技進步,到時一定有人造的,別擔心。你的角膜並沒那麼差,到時候,誰知道呢?」

後來聽了這故事,差點想幫朋友代說:「時代是倉促的,只怕人造的發明得來,角膜卻等不及呢!」

我到小三時,才遲鈍的向老師報告說,黑板的字越來越模糊:去驗眼,才明白這就是所謂近視,而且已經三百幾度。看東西不如以前清楚,要三百幾度才發現,期間不知是適應能力高,還是覺悟程度低。

當時不太弱小的心靈,知道要終身戴眼鏡,絕不怕未能終身美麗,只是覺得肉身不得自由,除了睡覺,一醒來就要多配備一件身外物,不只不方便,是身體不再完整正常運作。

如果早幾十年遇上那很會安慰人的醫生有多好呢,他大概會說:「這個簡單,科技猖狂,近視可以矯正,說不定將來眼鏡會隱形呢?」到了今日,果然不一樣了,我只嫌隱形的也是身外物,比戴眼鏡更麻煩。

六年前開始發現視力不行,不只是近視問題,去驗眼,又是那位眼科權威,說是眼睛晶片退化,可以換,就像人家治白內障的手術差不多,還可以趁機減掉近視老花。手術後,嘩,世界真的不一樣,極目所見,周遭如5K螢光幕,恍如隔世也恍若重新做人。

興奮之餘又擔心起來問說:「這個人工晶片要多久又退化啊?你知道,現在看電腦手機,也只能盡量少看,很難謝絕。」

這名醫真的名言不絕,也說得很絕:「放心,用到你不必再用眼睛那時都不會退化,除非你太長命吧。」這醫生除了會做手術,也真會做人,聽了讓人感到肉身毛病雖則必然,但人又能有幾歲能活,將就一下,一切就過去了,無所謂身外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