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竟然來挑戰我的忍耐力,問要不要去看《流浪地球》?
C認為好歹也得一看,此片在大陸掀起熱潮,紅火到票房45個億(45億就45億,「個」什麼?),原著小說賣得好,但豆瓣評分只得7.9,對此官民奉旨催谷的票房,只是一般(豆瓣真敢!)。
看影評,同志們沒啥好話,土、兒戲、尷尬、作大……都有。專家更踢爆橋段無根據。說是中國英雄(只有共產黨)可以救地球?真是大灣區式「起飛之作」。
我不關注也沒打算去看,但C的論調合理,作為傳媒人寫作人,「好歹」一看,否則如何刺激求知欲?又怎與人辯論溝通?起碼寫篇稿。而且看完戲,可以去附近一嚐大受歡迎的素食自助餐──這才是核心價值誘惑主因,就先苦後甜,否極泰來。
誰知到時到候C取消了戲約,原來香港票房慘淡,開畫時旺角300個座位只賣出7張戲票,周六日賣出3張,好些戲院甚至零票房。與誰「溝通」?都沒斗零共鳴和興趣,白談,扯蛋!
──幸好自助餐還是要去的,整晚瓜果菜全素也很美味,椰子牛蒡蓮藕湯、木瓜雪耳糖水、清粥小菜、新鮮沙律……「吃素救地球」何止健康之道,更有自由選擇之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