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觀音開庫,看廟內廟外人頭湧湧,善信寧信觀音也不信林鄭班子和唔夠班的(偽)財爺,把希望寄托在虛幻的利是數字,自求多福。
最重要的,求神拜觀音心誠則靈,善信恭敬誠懇,不必多餘的諂媚行動和表情──例如「諂笑」。
其實那些肉麻諂笑又何止現於劏房波?一眾政棍奴才打手,朝見主子、提起主子、引述主子之言……甚至遙向主子背影,都不期然有此媚態,而其「獻媚」,盼望主子「收到」,加以青睞。
聲色藝全之形容詞「脅肩諂笑」,指聳起肩膀,奉承裝笑,不遺餘力恭謹討歡,這副巴結醜態是「象形」,因為一個人不可能把雙肩聳起,至俗謂的「膊頭高過耳」(是衰相),但獻媚者不免低頭、哈腰,自我矮化,才現這副德性。
肩膊與耳朵有距離,聳得高就益顯頭垂得低,才可配合。一些吊癮的鴉片煙鬼和道友,渴求人給點錢好馬上去充電,縮膊寒背為此餐,毫無尊嚴,與政棍異曲同工。
小人脅肩,也擅卸膊,無本事者為求存在,有得邀功領功即欺身上前,一旦出錯惹禍,大眾反感,便卸膊卸鑊找替死鬼祭旗──人人有肩膊,肩膊都有「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