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年一度的政協、人大「兩會」政治騷開演,北京有人大代表入駐的酒店竟然用鐵絲網圍起,恍若監獄。網民揶揄,究竟是怕代表逃走,還是怕人民要與人民代表交流?其實,再看遠些,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主政之初,下令中央政治局委員出巡不封路、不清場,但他修憲為稱帝鋪路剛一年,不只高官出巡要清空街道,京城開會也要封酒店,是甚麼問題令中共領導人害怕到這種地步?整天吹噓的「四個自信」又去了哪裏?
經濟下滑引致執政危機
2012年12月,習近平接任中共總書記不足一個月就召開政治局會議,通過改進工作作風的「八項規定」,其中,第五項就是領導人外出考察時,要「減少交通管制,一般情況下不得封路、不清場閉館」。他隨後南下深圳向鄧小平銅像獻花籃時,也沒有清空蓮花山公園。但此後幾年,他每到一處,封路清場範圍之廣令人咋舌,親民往往變成擾民。
去年舉行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憲法修訂案,廢除國家主席的任期限制,為習近平掃除稱帝的法律障礙。然而,一年過去,習近平定於一尊、一錘定音的地位非但未曾鞏固,反而備受挑戰。修憲後的一年,也是中美貿易激戰的一年,更引爆中國政治、經濟、社會潛伏的問題,讓習近平既擔心黑天鵝事件,又擔心灰犀牛事件。
今年1月,在省部級着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專題研討班上,習近平訓示,既要打好防範和抵禦風險的有準備之戰,也要打好化險為夷轉危為機的戰略主動戰。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前日在政協開幕式作報告時強調,「今年將面對各類風險挑戰的嚴峻性、複雜性」。中國總理李克強今日的政府工作報告也少不了重申風險問題。所謂風險,最要命的當然是經濟下滑引致的中共執政危機。習近平因此不得不轉軚出面撐民營企業,不得不轉軚與特朗普簽城下之盟, 不得不宣告反貪取得「壓倒性勝利」而放軟手腳,以期能度過今年一個又一個敏感日子。
北京在「兩會」前夕就開始嚴厲監控異見人士、維權人士,此後4月有一帶一路高峯論壇、5月有五四運動100周年、6月有六四屠殺30周年、10月有中共建政70周年,還有園博會、亞洲文明對話等,每個日子都可能因單一的偶發事件讓中共丟了面子,甚至釀成政治、經濟、社會風暴,中共豈能不提心吊膽?領導人出巡豈能不封路清場?代表、委員駐地豈能不封閉?
脫離民主法治何來權威
由不封路到封酒店,習近平和中共害怕的事、害怕的人越來越多,正正說明脫離了民主、法治,定於一尊、一錘定音只是徒有其表,何來權威?中共體制內的法學家、經濟學家多番公開批評習近平,其勇氣、敢言值得讚譽,但他們能幸免於被迫害,不像普通網民那樣動輒被控尋釁滋事罪,又豈能不惹來中共權鬥和政治風險的猜測?
其二,中共越強調黨要領導一切,越說明脫離了人民的願望和支持,「四個自信」(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只是夜行人吹口哨。鐵絲網封酒店,何異於關起門來繼續表演「偉光正」的皇帝新衣?
其三,從以牙還牙的叫囂到接受美國監管,正正說明脫離了國際準則,「厲害了,我的國」只是耍流氓,到頭來真的是搬起石頭砸自己腳。雖然消息指中美月底有機會簽署協議結束貿易戰,但中美價值觀衝突、戰略衝突的風險又豈會就此平息?習近平、中共害怕的日子,還在後頭,沒有盡頭。
李平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