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物誌】
巴黎地標豈只有鐵塔、羅浮宮與聖母院?
「巴黎屋頂」(les toits de Paris)因藏着無數建築與歷史故事,而成為一抹獨特風景。巴黎人甚至驕傲地認為這風景「唯巴黎獨見」,是「法國建築的第五個立面」,正申請列入聯合國 (UNESCO)非物質文化遺產。
「像寫給未來的情書」
去年「巴黎屋頂達人」Olivier Boileau Descamps便在「法國五月」來港策展了一個名為《在巴黎屋頂的邊緣》展覽,以「巴黎屋頂」為主題,呈現當地屋頂精采的歷史和風格,以及它在法國文化中扮演的地位。上月我重遊巴黎又碰到Olivier,聽他講了更多有關巴黎屋頂的故事,非常有趣,而且連許多巴黎人都未必知。
多個世紀以來,巴黎屋頂的形態隨時代轉變而變化,鐵塔的尖頂、先賢祠的圓頂、聖母院的哥德式尖塔,統統成了著名歷史建築物的標誌,豐富了巴黎的天際線,早在1286年就有文獻記載着巴黎屋頂的變化。
他帶我看了一個松球形(pomme de pin)的立體雕塑,原來那是屋頂上的一個尖塔。平常我們觀光時,都不會注意屋頂的排氣管及暖氣煙囪等等這些細節,更遑論頂尖?Olivier說,大約半世紀前,巴黎建築工匠建屋頂時,流行把東西藏在塔尖。「有人會寫一封信、留下照片,甚至會把一瓶心儀的紅酒藏在屋頂,當作時間囊。到某天房子要裝修甚至要拆時,下一手業主把屋頂頂端拆開時,就會發現上手建築師遺留下來的歷史憑證,像一封寫給未來的情書。」
屋頂工匠買少見少
巴黎果然是文化之都,連建築都可以藉浪漫增值。「可不是每個屋頂都會暗藏寶物,因為負責興建或維修巴黎屋頂的工匠已經買少見少,根本就是瀕臨絕種的生物,很少人願意傳承這門絕活。」Olivier說,巴黎的屋頂匠是一門專業,所以屋頂修復技術也一同進入申遺程序。懂建屋的人也未必懂得造屋頂,是屬於兩個範疇的專業人士。尤其是屋頂的尖塔,多數是建在木板砌建的座上的鋅製雕塑。為甚麼用鋅?他解釋指是較輕和防水耐用。
他又向我展現了一位專門從事鋅屋頂建築的匠人Stéphane Colinet花了一年時間完成了一件包含了十六種巴黎屋頂樣式於一身的藝術模型。「一件作品你便可以看盡巴黎屋頂的建築成就。」Olivier說。
一個城市的屋頂可以堪稱為名勝甚至人類文化遺產?皆因巴黎屋頂自十五世紀以來,成為不少畫家、音樂、戲劇等等的靈感來源,例如二十世紀前半期,巴黎重要的藝術家和評論家Jean Helion就畫過著名的《屋頂》;法國著名攝影師Willy Ronis拍得一雙情侶站在巴士底廣場高處的露台看屋頂風景的作品也堪稱經典,難怪法國建築與遺產博物館館長Emmanuel Breon便曾形容過,巴黎的屋頂猶如「隱密的藝術寶庫」,待君發掘。
撰文、攝影:鄭天儀(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