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刊書續談 - 林道群

未刊書續談 - 林道群

未刊書是一個秘密花園,奇花異草,搖曳生姿,未經編輯匠工修葺,坊間難得一見,也不管書評家打分評星,甚至也不見於官式的圖書登記,難免令人好奇心起。上週本欄略略一寫,有書友隨即倡議,共同來編寫一部未刊書目。北京三聯老總說,范用先生以前常把自己收集的民國書刊廣告,編成小書,一本又一本,印出來送給朋友,也供屬下編輯參考。累積多年,才篩選一部分正式出版《愛看書的廣告》。《信報》北狩錄欄主來信說他要寫一寫香港最近一本未刊書《愛玲早年文存》。遠在山東的書友劉波寄來私印的《兒童雜事詩》。我手頭的未刊本《今天紀念冊》剛好多出一冊,借花敬佛回奉他一本。

《兒童雜事詩》坊間正式印行的版本多不勝數,箋釋版、原詩版、兒童讀本、手迹版。知堂老人此書,四九年前《亦報》用筆名連載,九十年代初他的知音鍾叔河先生發掘出來,編印成書。鍾先生對此喜愛有加,印過知堂一九六六年手寫本,又因該寫本不規範的省筆字太多,後來又用五四年手寫本印了一次。我手頭這本是慕宋閣雕刻五四年手迹,線裝函套藍印版,書前有知堂老人五○年照片雕像,書中豐子愷插畫套紅。其實知堂對豐子愷的畫,並不太欣賞,《亦報》編輯捉錯用神,當然這是題外話了。此雕版未刊本,有序文、原詩和插畫,沒有箋釋,書末也沒有版權頁資料,印量很少。魯迅的官方出版歷年來一枝獨秀,知堂老人則最受文人喜愛,多年前曾得北京嘉德自印兩本《寒齋苦茶》《知堂貽書》,是香港鮑耀明所藏知堂遺存圖錄,有知堂老人自書五十自壽詩、八十自嘲詩,還有胡適、劉半農、沈兼士寫給他的詩箋等。有毛邊編號和光邊兩種,都只印三百本。

《今天紀念冊》是《今天》四十週年的紀念書,布面精裝毛邊,限量五百,每本都編號,未署任何版權頁資料,因為在北京編製,不好留下線索矣。十年前,《今天》也在北京私印過一批紀念書,不慎消息洩漏,被「掃黃辦」搜查上門,一網打盡,餘悸猶在。此書分三部分:七八至八○年創刊期的作者手迹、照片、雜誌封面和插圖、「今天文學叢書」的封面和插圖,還有不少《今天》和「星星畫展」活動的現場照片,大陸那段時間冰土開始鬆動,未料只有一年壽命的西單民主牆隨即被禁,如今這些一手的資料變得非常珍貴。書的第二部分是《今天》在海外復刊後的歷史記錄,書末的大事記,藉梳理一本地下刊物的足迹,整理出一條七八年至今大陸非官方文學的人事和脈絡,彌為珍貴。說起來,自印書令人着迷和感動,不只是那種收藏家的怡然自得,而是背地裏那種保存文脈的一意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