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去理髮,髮型屋電視機長開,聲音在背後傳來,於是一邊理髮一邊「聽電視」,聽到一個節目預告,節目叫《長命百二歲》。
前兩天好像還在專欄裏說現在不能隨便祝人「長命百歲」了,要是那人已經九十多歲,「長命百歲」豈不變成了催命符?《長命百二歲》這個節目已經拍到第二輯,一百二十歲的說法應該比香港社福局長說得還早,說不定還是局長的「啟蒙老師」。但由於局長發揚光大了一百二十歲,這個年壽便成了香港人熱話。再下去,會變成問題。
人的壽命長些是好事,但如果「太長」則另當別論。世上所有的事情,如果跟一個「太」字扯上關係,結局都不大好。所謂的「生命讚歌」多數是春風得意的人唱的。即使如今生命延長,八十九十並不罕見,但對於許多人來說,活上一百二十歲,就有點像一個人拚盡全力跑馬拉松,眼看終點在望,結果你告訴他,終點被往前移了三十公里。這個人的徬徨和氣餒可想而知。至於那些整天瞎叫要「贏在人生起跑綫上」的人,那就更是不知所措。
由此可見,生命搬終點比搬龍門更叫人頭痛,搬近了不甘心,搬遠了也驚心。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在於活得好,不在於活得長。見好就收,長貧難顧,「長命百二歲」,聽着有些惆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