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沙嘴、荃灣 死場或翻生

尖沙嘴、荃灣 死場或翻生

【本報訊】財政預算案建議撥款200億元購置60個物業,以供設立超過130項社福設施,包括日間幼兒中心、長者鄰舍中心、到校學前康復服務等。有政黨對此建議表示質疑;即使在香港持有多項不同類型物業的紀惠集團行政總裁湯文亮亦不認同政府建議,認為無論買甚麼類型的商場都會惹人質疑,又表明不會賣物業給政府,「以免俾人話官商勾結」。

對於買入物業作為社福機構的選址,政府消息人士稱不會考慮民居、工廈和貴價商場舖位,至於其他類型物業包括人流少、空置率高的「死場」,消息人士稱當局會考慮所有合適單位。

湯文亮:政府應自己起

要數本港物業類型,還包括商廈、領展旗下商場及由投資者持有的民生商場等。近期領展(823)已拆售的商場和街市均被指空置率高,包括屯門山景商場,至於有如死城的空置商場,則要數位於荃灣西南面的海濱花園商場——海濱廣場,2015年由有舖王之稱的鄧成波以8.23億元買入,現時由其兒子管理。此外,位於尖沙嘴的首都廣場亦是人流疏落。

在港持有多個物業的紀惠集團行政總裁湯文亮亦不認同政府買物業建社福設施的建議,稱難免會令人有利益輸送及托市的疑慮,「究竟應該買邊個場呢?其他人會諗點解唔買我嘅場?」至於政府可考慮將空置多時的死場「翻生」,不過一來需時收集小商戶的業權,而且湯文亮認為死場不值錢,買回來即使可以出租做護老院等用途,若設施將來很少人用卻不能賣出去,只會又變成丟空物業。

被問到政府若對集團名下物業有興趣會否放售,湯文亮直接拒絕,「我哋唔會賣畀政府,以免俾人話官商勾結」。他認為政府若設立社福設施,「應該自己發展自己起」,又稱外面已有聲音說政府會回購領展,但他稱政府不能這樣做,「官商勾結一定好大迴響」。
■記者黃詠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