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味重嚐】由被歧視到開地舖:開心到喊 泰佬重口味家鄉東北菜

【故味重嚐】由被歧視到開地舖:開心到喊 泰佬重口味家鄉東北菜

【故味重嚐】
「離鄉別井」正是泰國東北人King的人生寫照,因為媽媽好賭成癮,輸了在泰國的餐廳,更負債纍纍,只好來港工作賺錢,之後媽媽改嫁香港人,King也跟隨她一起來到香港。King在廚房由童工做起,年紀輕輕已經在超過40間泰菜餐廳打過工,不斷吸收經驗之後,終於在觀塘熟食中心開店,當時店租不到一萬元,之後他死慳死抵,今年終成功搬入觀塘市中心月租55,000元的地舖,用努力證明了泰國人也能在異地闖出一片天。

回想過去,初到香港的King不想外出見人,只是留在家中房內,不斷質疑來港的決定,廣東話他不會說、不會聽,也不會寫。在香港,他只是一個完完全全的異鄉人。36歲的King憶述:「我不明白為何要來香港,很掛念泰國的家人、朋友和同鄉。」

童工做起 每事問學廣東話

經親戚介紹,當年14歲的King開始在廚房做雜工。因為年紀最小,他常大膽地向經理及廚師問東問西,從中學習廣東話,也常常去街市買菜、買海鮮,開始融入香港這片異地,「一開始做廚房的時候經常被罵、被看不起。」雖然曾經飽受歧視,但他沒有氣餒,而是付出更多努力。

其後,King在不同的泰國餐廳打工,輾轉從不同廚師身上學習廚藝。從三砧做到頭砧主管(地位越高,處理的食材越貴),從三鑊、二鑊再做到一鑊,逐步在廚房「晉級」,他不再是一個「儍更更」的泰國少年,而是變成幾乎與廚房融為一體的廚師。

2014年,King終於達成開店的夢想,在觀塘熟食中心開了第一間餐廳,主打拿手泰國菜。當時每月租金只是8,000元。不過該店主要做午市,晚市時間幾乎無人光顧。由於午市套餐海南雞飯、豬頸肉及金邊粉等只賣40至50元,價廉物美,所以吸引不少客人光顧。

去年,King的太太、同樣來自泰國東北的何少萍說服丈夫,與合夥人每人投資20萬元在觀塘市中心開店。她說:「不想丈夫躲在細舖裏,不能大展拳腳,限制了創意。」King嫂見證着丈夫的成長,從一個浮躁少年到獨當一面的泰菜師傅,「他以前總是懶懶閒,現在則變得更有責任感,勇於擔起頭家。」

客要走辣 堅持風味「別吃了」

餐廳主打濃味的泰國東北菜,不少菜式極辣、極酸、極鹹。曾有客人叫King減輕菜式的辣度,但是他對於泰國東北菜有自己的堅持,「客人問我,咖喱炒蟹走辣可以嗎?我不做,既然吃不到辣,就別吃這道菜。」

炸脆魚青芒沙律就是用加州鱸魚配合自製醬汁而成,酸甜的泰國青芒果絲配上炸鱸魚塊,口感香脆帶些小清新。泰東北酸辣雞湯則要在煮之前加入焗香的冬陰功材料,再加上香葉、辣椒乾和乾糯米等調味,雞肉入口嫩滑,帶微微的酸辣味。J&K炸雞翼,用上King自製的醬汁,加入帶甜、酸及辣味約九種香料,例如檸檬葉、炸乾葱等,讓雞翼香辣惹味。其他菜式也帶有濃烈的泰國東北風味,採用泰國東北地區特有的香料或材料,都是較重口味。

King與部份顧客十分熟絡,陳先生是其中之一,有時候會直接對King提出意見,「初時的價錢偏貴,六十多元一份午餐很貴。」King會虛心聽取客人意見,當他們是朋友般交流,所以不少熟客會一再幫襯。

在觀塘市中心開店,租金從8,000元跳升至55,000元,King說壓力很大,因要不斷想辦法吸引客人。不過他很有信心,因為他有很好的合夥人、夥計及家人陪伴。對於現在的成就,King已經心滿意足,「由少年常被罵不夠快,不夠醒,到現在我開到地舖,我夠了、心足了。」至於店舖是否能快速回報有盈利,King表示沒有考慮這麼多,有現時的成績,已經足夠令他「開心到喊」。

泰好味餐廳 觀塘康寧道64號地舖

採訪︰葉中升
攝影︰周子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