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童猝死 母:醫生太遲通知肺壓高

女童猝死 母:醫生太遲通知肺壓高

【死因研訊】
【本報訊】五歲女童2015年底突然抽搐昏迷,四個月內病逝,法醫判斷她死於罕有的原發性肺動脈高壓,成因不明。死因研訊昨進行結案陳詞,女童母親認為醫生與家屬溝通不足,雖在女童死前一個月察覺懷疑肺壓高,但未有通知家屬,若有知會可能有助安排適切治療。她又謂當年不知女兒有生命危險,曾承諾陪伴女兒出席幼稚園畢業禮,結果行禮前兩星期女兒逝世,「好似呃咗佢(女兒)咁」,感到遺憾。

女童梁凱晴於2015年11月昏迷入院,發現有貧血和肝脾腫大,其後多次覆診。翌年2月29日醫生懷疑她有肺壓高,轉介心臟專科,排期7月底診症。不過女童3月中先後嘔血和抽搐,3月27日發病死亡。女童母親黃佩兒昨陳詞,引述專家指心臟科排期應該早一點,認為若早點確診,或可提供適切治療。

庭上傷心落淚

診治女童的李勵嘉醫生早前供稱,當初僅初步懷疑女童有肺壓高,認為應確診後才告知家屬。黃昨指家屬有知情權,而肺壓高可突然致死,質疑醫生為何不能早點交代,使家屬有多點心理準備,尋求適切治療。研訊期間一直冷靜的黃自言是單親媽媽,需兼顧工作,但每當女兒入院都會即時趕去陪伴,說時不禁傷心落淚。她稱一直視醫護人員為希望,可惜至今對病情仍有疑問。

代表醫管局的律師陳詞指,觀乎女童的病徵,「可能當時大家都覺得未係咁壞」,現在放大檢視肺壓高這一點或許容易,但對醫護人員不盡公平。律師強調醫護人員並不馬虎,為女童做了大量檢驗,考慮很多生病原因,又轉介多個專科跟進,惟此病很罕有,無獨特病徵,法醫和專家均指有些病無法解釋成因。律師指因此病可致命,應視為死於自然。
案件編號:CCDI490/16
■記者勞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