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在四方:你認識你的客戶嗎? - 方保僑

智在四方:你認識你的客戶嗎? - 方保僑

Know your customer(簡稱KYC),即是認識你的客戶,這個名詞在金融業其實非常普遍,一般客戶如需開設銀行戶口或申請信用卡時,均需提供足夠的個人資料,同時亦需證明申請人便是戶口或信用卡申請的「本人」,而不是其他人。這個步驟,在傳統的銀行業是非常普遍,不過一般客戶未必會了解這些步驟的作用,甚至有時認為審批信用卡及申請銀行戶口時手續繁複,不但需要繳交許多證明文件,甚至需要親身前往銀行辦理手續及簽署,非常麻煩,其實這也是銀行執行KYC的其中一個步驟。

當這些地面上的銀行業務,慢慢虛擬化變成了一些網上服務,例如近年興起的電子錢包,又或者是虛擬銀行,為了要達到這種虛擬的效果,電子錢包供應商或者虛擬銀行,便不會再要求客戶親身到分行辦理申請或其他手續,而且這些虛擬的金融機構,大前設是他們都不需要設有零售店,所以就算客戶要辦理手續,大部份都只需經網上處理。

大家都知道,網上世界有太多虛假資料,當然亦有騙徒假扮其他人進行詐騙,如果金融機構在完全沒有接觸過某個客戶的情況下,便批核申請戶口或者有關金錢上的交易,風險值就變得非常高了。去年金管局推出「轉數快」服務時,便有不法分子利用那些由詐騙所得的客戶資料,成功申請了電子錢包的eDDA(電子直接扣賬授權)服務,以致被扣賬的銀行戶主遭到金錢損失,某程度上也是這些電子錢包供應商,沒有確實為「認識你的客戶」把關。

話說回來,一般金融機構若要在網上做好KYC亦不簡單,所以金管局便打算於今年初推出KYCU(Know Your Customer Utility)專業資訊機構平台,利用中央資料庫辨別客戶的身份,縮短開啟銀行賬戶及其他相關交易時間。

金管局原打算以招標形式尋找KYCU的服務供應商,宏觀市場上,就以環聯(TransUnion)的機會較大,因為環聯多年來一直提供私人信貸評級報告,並擁有大量香港客戶的個人及信貸資料,惟早前被傳媒揭發在申請環聯信貸評級報告時並沒有做好身份核實,不法分子有機會利用該漏洞盜取他人個人資料及信貸報告,再進行詐騙。若果連環聯自己也沒有做好KYC,又如何能肩負KYCU的重任?

另外,政府資訊總監辦公室(OGCIO)將會於2020年推出eID(個人數碼身份),讓市民能以單一的數碼身份和認證進行政府和商業的網上交易,不過屆時政府應多點推廣及鼓勵市民使用eID,各政府機關亦要全力配合採用eID,避免演變成當年香港郵政局推出的電子數碼證書(eCert)時,因為申請及使用的手續繁複,最終結果是「雷聲大,雨點小」。
方保僑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