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墨子兼愛,摩頂放踵,以利天下;今有林鄭包容,摩港人之頂,傷港人之踵,以利國家。墨子是聖人,林鄭可叫「撚人」(即「撚化港人」的簡稱)。撚人最近又呼籲港人,應該以包容態度,歡迎新移民來家庭團聚。我想不通的是:林鄭懂得叫其他人包容新移民,她自己為什麼不能體諒壓力爆煲的本港醫護人員?無可否認,她是個喜歡行善的人。但林鄭式行善,除了給大陸乞丐派錢外,主要是鼓勵他人行善,尤其是鼓勵弱者對強者行善。當你的孩子被其他屁孩欺負時,林鄭式善人總會站出來,義正辭嚴說:「你該包容那些打你孩子的人,因為──他只是個孩子啊!」
日前《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隆重登場,研究開展「非急重病人跨境陸路轉運服務」,有杞人憂天的議員唯恐天下不亂,居然向林鄭月娥質詢:「這規劃不會加重本港醫療系統負擔嗎?」林鄭馬上派定心丸,指出這規劃只是方便內地港人返港求醫而已。大家一聽這個解釋,應該放下心頭大石吧?既然只服務香港人,大家就不應該排斥這規劃,難道香港人也要歧視香港人?據統計處資料,現在廣東省只有區區五十二萬港人常住。五十二萬人,放眼宇宙,只是一粒微塵,又怎會加重本港醫療系統負擔呢?但誰是香港人誰不是,並非由你我蟻民來定義。馬雲有香港身份證,也是香港人。那個什麼跨境轉運服務落實之時,說不定已有十億「香港人」,香港醫療體系豈非崩潰?
傻瓜,其實越多國內同胞來港就醫,反而越有助減輕香港醫療系統壓力。為什麼呢?醫療,是很花時間金錢人力物力的。要有效率地解決醫療問題,我們就要對症下藥,首先解決生病的人。沒有人生病,就沒有人需要治療;而世上只有一種人絕不生病,就是死人。當求醫人數多到一個點時,無數人就會在輪候期間自然釘蓋。看懂嗎?人死得越多,死得越高效率,醫護壓力就會越輕,而政府賣年金的回報也會越高。因此,你到時完全不須擔心醫療體系崩潰,反而要關心喃嘸師傅,會否因為破太多地獄而精神崩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