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闊天空:利刃 - 鍾尚志

海闊天空:利刃 - 鍾尚志

拿着一把鋒利的刀,把薑和蘿蔔切薄片,叠起來再切成幼絲,過程已是一種享受。利刃能把對食材的破壞減到最低,吃進口裏的口感,是第二次滿足。

外科手術台上一般只有三把刀。大的用來切開皮膚,稍小一號的用作解剖筋肉層,最小的一把俗稱「雞刀」的用作精細的割切。廚房裏的刀,卻是多不勝數。光是中式菜刀,已有薄身輕巧的切片刀,厚背的斬骨刀和前端可切菜、後面可斬雞的「文武刀」。最薄的叫「桑刀」,據說是用來把桑葉切成絲餵養幼蠶的,用來切薑絲最順手。西式廚刀以「萬用主廚刀」(Universal Chef's Knife)為主打,其他還有帶鋸齒的麵包刀(Bread Knife),小型的果刀(Fruit Knife),幼長的剔骨刀(Boning Knife),專為起魚柳的Filleting Knife等等。日本人嗜魚生,最講究刀工。不同風格的名刀輩出,五花八門,我這外行人不敢置喙。

多鋒利的刀,用久了也會變鈍。磨刀,是廚藝的基本功。最難掌握的關鍵,是在研磨的過程中,如何保持刀刃和刀石之間的角度。市面上有許多小工具或磨刀機,可幫助初學者解決這問題,但對刀有要求的人,都會堅持手藝磨刀。磨刀時用力要輕,磨到刀刃稍稍起毛邊(在顯微鏡下看,是刀刃翻了過另一面),換一邊再磨,然後再換更幼的磨刀石。每次用刀之前用磨刀棒拉幾下,修正一下刃口,就可以了。要求再高的,可用專用的皮帶(Strop)來蕩刀,就像老派的剃鬚師傅一樣。

手術刀用的刀片是一次性,用完即棄。外科醫生不用學磨刀。

鍾尚志教授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