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源尋味】至少80蚊斤 有機豆苗貴喺邊?

【追源尋味】至少80蚊斤 有機豆苗貴喺邊?

【追源尋味】
眾所周知,菜界的上菜「豆苗」雖然好食,但價值不菲,而本地有機豆苗更是貴上加貴,賣80幾元至100元一斤屬等閒事。到底有機豆苗為何那麼貴?又值不值呢?記者特意追查,發現有穩定賣豆苗的本地農場並不多,終於找到了錦田的28號農場,冬天每星期可以賣出30斤豆苗。

「我們一斤大約賣80多元,因為摘一斤都要一個小時,售賣價有40元都是人工,接近一半,很多農場未必夠人手去做。」農場老闆朱晉良劈頭便說。原來摘豆苗的人工已經佔了一半價格,怪不得冬天能穩定供應豆苗的本地農場,10隻手指都已經數完。而且,摘豆苗之餘,還要花時間除去周邊雜草,植株才可以吸收到足夠的營養,茁壯成長。他坦言,其實豆苗對比其他菜種,利潤都不算高,不過不少客人喜歡吃豆苗,他們會連同其他(農作物)一次過賣,所以才會繼續種豆苗。

一行豆苗一次約只摘到2斤至3斤豆苗,若僅一位女工摘,需時兩小時以上。

人手彎腰摘 仲要分老嫩

張美松是農場的女工,她直言:「摘豆苗很辛苦,不斷要彎腰很痛。」記者好奇問,為甚麼不索性蹲下來摘?她說,彎腰才能摘得快,蹲下來太慢了。美松教路,已經全開的葉會過老,要摘剛開及還未開的葉,吃下去才夠嫩。另外,可以靠顏色分辨,老的葉是全綠的,而嫩的葉子是偏青色。記者實試摘豆苗,發現要瞬間判斷葉子是老葉還是嫩葉的確頗有難度,需要不少專注力才能做到,可以想像到,如果沒有心機摘,便隨意把已經老了的葉也摘下售賣。

坊間見不少豆苗吃到有渣,想必然亦是這個道理,雖然較便宜,但當中混了不少已經老了的豆苗同賣,魚目混珠。而且,不單止摘菜要有技巧,摘也要摘得勤力。即使出貨量不夠,一星期平均也要摘兩次,因為當豆苗越長越大,便會變成全開的葉子,便會變老,不夠嫩滑。

雖然採摘人工是價錢昂貴的主因,但因為用較少農藥,損耗率達兩成亦是其中一個關鍵。除了播種後長不出芽,由於香港天氣潮濕,豆苗亦有可能會有白粉病。隨時病情嚴重,便要大幅棄掉,以免病情擴散,絕不留情。而且,對比坊間非有機、用化肥種的豆苗,生長得較慢,可摘的量亦都因此較少。

清甜無渣 2月當造較便宜

豆苗是冬天當造的植物,溫度夠低,才能種好豆苗。通常本地11月出貨的豆苗,10月落種就可以,一直到3月都有貨。但是,味道最好產量又多的時段,便要數1月尾至2月。除了因為這段時間溫度較低,還因為豆苗越長越高,所長的分支亦越多,可供摘的豆苗亦越多。所以,由於供求關係,這段時間的豆苗可能亦會最便宜。

豆苗必須在太陽不猛的時候採摘,大約是下午4時至5時,所以通常第二天才能發貨。豆苗會放在雪櫃一天保鮮,第二天便會送到菜檔販賣。記者實試過這些有機豆苗,覺得對比坊間的豆苗的確清甜無渣,雖然說每斤賣80多元,未必會買來吃,但總算知道好食材心機所在與種植困難。

28號農場農場老闆朱晉良(右三)指,豆苗利潤不算高。

左為較嫩的葉子,顏色較青;右為較老的葉子,顏色較深綠。

嫩豆苗只摘剛開及未開的葉子,通常為支節從上數起的首2至3塊葉。

吃豆苗,是吃嫩,也吃手工。

一斤豆苗約$88,價格隨時間有浮動。

女工需要長時間彎腰摘豆苗,十分疲累。

白粉病是其中一個令豆苗損耗率達兩成的原因,一旦病情擴散,全部豆苗要報廢。

28號農場 元朗錦田逢吉鄉
銷售點:228有機蔬菜 荃灣街市街街市228號舖

記者:韓冬昇
攝影:伍慶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