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在明天 - 黎智英

希望在明天 - 黎智英

我們都勸導年輕人要有理想,aim high, you will fly。若然你的人生已是一團糟,我勸你還是先不要有理想。理想是有成本的,付不出成本而要有理想,你人生會「破產」。不,你不如試吓aim low。先解決最基本的問題。不如你先改了早上賴床的壞習慣,無論幾點鐘上床,早上都同一時間起來。打掃乾淨自己的房間,不要每天下班都吃兩個Big Mac,一大包薯條。不如你先解決跟妹妹的誤會,跟哥哥說對不起,搞好家人的關係。你也想想有哪些朋友,你是不想介紹給父母兄弟姊妹認識的,都不會是對你好的朋友,先別再跟他們來往。放棄了壞的朋友,跟放棄壞習慣一樣重要。找些對你好的朋友,例如,你每天放工回家都喝很多啤酒,遲早出事。找個放工跟你一齊跑步的朋友,便是對你好的朋友了。是,不如aim low,先將這些基本問題解決了,我們才aim high。

你的生活糟到in a fucking mess,你卻慷慨激昂要拯救這世界,最後只會害到這世界。你看看我們前特首的家庭狀況,他又給了我們多少災難。還是不談政治,家輝,還是先談談你的問題。你的生活一團糟,思想難免也糊塗,基本是個fuckuped,還好意思去救世?不如先將生活收拾好,搞好家人關係,鍛煉身心健康,人也樂觀積極,才去想救世。你整天為人權疲於奔命,卻虐待你妹妹,你真的相信人權?不是真心相信,你何必疲於奔命?

很多時要將生活的逆境改變,先是要放棄。你最不想放棄的關係,可能是最累贅你的包袱。保護得你太周到的媽媽,窒息的糾纏,或已經無藥可救的男女關係,應該是放棄的時候了。先解放了自己,讓自己重新來過。還是aim low好,從生活條理改變思維。很多時抑鬱,睡不好,是因為生活實在是一團糟,解決了這些生活上的mess,物質上的擾亂,精神上的抑鬱便沒有了,也睡得好了。是,抑鬱、失眠是精神病,卻是不良的生活習慣造成的精神病,生活有了條理,身心健康了,精神病也就消失了。

家輝,不如聽聽別人在說甚麼。是,你不同意,聽了對方說,你可能學到些東西,解決到些難題。很多難題都是各持己見的誤解,不如各自將對方的意思理解,向對方說明白,「你的意思是這樣嗎?」,對方同意了,你才提出你的反駁。明白了對方,你往往發覺,你要反對的其實不多。我們的價值觀蒙蔽了我們的事實。不,家輝,還是先聽清楚他說些甚麼,也許你學到些東西。

其實你靠的不是你已知道了的,因為你不知道的比你知道的多太多、珍貴太多了。不知道的令人迷惑,也令人生畏,但也是你必須闖進去的寶藏;將來是我們的希望,活着的北斗星。不給自己輸的機會,你便真的輸了,因為你停止了探索,將來便沒有了希望。不讓自己輸,不許自己錯,你哪來學會做對的本事。不,還是聽清楚別人說甚麼,他說的可能顛覆了自己的思想,改變了自己的立場,有甚麼不好?反正你年輕,不用來犯錯用來幹甚麼?

我自小喜歡大話西遊,以想像力來迷惑自己,不識腳踏實地,吃盡苦頭,性格變得懦弱,自信忐忑。面對事實,說不出來,也不要說謊。站在事實的磐石上,人便充實、有自信。最不應該是欺騙自己,我們卻常常騙自己。對,不如你先將騙自己的壞習慣改掉。從這裏開始,不騙自己,看清困難面對現實,勇於付出尋求,努力解決問題。是的,懂得付出,我們才開始得到。他們常說,施比受更幸福就是道理,願意犧牲,我們才能得到。

不要只發脾氣,他打了你一巴掌,給他另外一面,讓上帝的慈悲,呈現祂寵愛的世界。上帝說,沒人打理的花朵多漂亮,你是我最愛的,你還用擔心嗎!另一方面,我們犧牲了目前,才有更好的明天。上帝要求Abraham將獨生子Isaac祭獻,舉劍要殺時,天使阻止,說可以用隻肥羊代替。是,你是要犧牲了現在才有更好的將來,但你也要像花朵一樣,像Abraham舉起Isaac祭獻給上帝,信賴上帝,犧牲得卻無憂無慮。

若然你現在每天花五六個鐘玩game、上網、看YouTube,可否犧牲兩個鐘拿來看書,或甚麼也不做也不打緊,就是坐着想想。想甚麼都好,就是給自己一點兒人生轉捩的空間。最少可以開始讓你向前看。

有不少不幸的人,卻熱心幫助別人,自己生活in a mess,還挺身襄助別人,固然感人、勵志,證明每個人都有神聖的一面。但神聖的事情都要做對才神聖,不可能亂來都神聖。做事做對了,還是重要的。先助己以助人,自己做對了,你才會看到真實的世界,才知道怎樣幫助別人。是的,助人快樂,但是,你自己in a mess,很不快樂,透過自己生活逼迫下的悲觀看待這世界,你對這世界會有多大貢獻?我不知道compassion是不是一定好。有些愛你的人最後變成害你,有些compassion始料不及有不良後果。因此必須謙虛,不要以為自己相信了的事情必然是對。信念會令我們迷惑,人生沒有個map,要我們自己搵路。活着是在路上尋覓。聽了一句有意思的話,理解了,看見一幅畫,感受啟發,我們都是在尋覓着,在創作中。跟愛人在一起,溫馨柔情,濃情創造神仙境界,我們都是在創作,從中享受。聽了別人的理論,理解了,重複說出來給對方證實,理據一樣,但是用上你自己的理解說出來,你是創造了「自己的理論」。我們不斷重新以我們的形象創造這世界,就好像上帝用祂的形象創造我們一樣。我們所看到的世界是我們明白的世界,不明白那部份一無所知,但卻是無需知道的,儘管只是皮毛。進入一個房間你看到想拿的東西,和擋着這東西的障礙物,天花板有幾盞燈,地板是甚麼顏色不關你事,無需知道。

有些人問,為甚麼要有信仰?這世界眼花繚亂,從信仰的智慧透視這世界,看到上天寵愛的,儘管人生的路漫長狹窄,很少人找到它,卻不想放棄找着的機會。他們說,人生的智慧是知道自己的極限。但這是騙人的,誰知道自己的極限?我們就是不知道極限而超越了極限。

翻看五六十年前奧運冠軍運動員的影片,對比今天冠軍的表現,相差之大,以前好像是業餘似的。你便知道,人的極限,就是體能的極限,也是不可思議的。我們永遠不知道自己的潛能,我們能夠做到,往往可以做得更好。St. Merton年輕時曾篤信天主教,有天跟一位神父散步。他問神父,怎樣做個好天主教徒?神父停下來對他說,為甚麼你不是想做聖人?我們誰都可以賺到,坐在上帝右邊的位置,我們還有甚麼極限!

但是,我們卻膽怯,我們不敢犧牲,不肯放棄,對失去感到恐慌因而窒步。我們要死去一部份,另一部份才能重生。我們在生死循環中起伏,承受成長的陣痛。不,不僅是陣痛,有時更是大痛。人生太多可以逃避,但痛苦卻是逃不了。人生最真實便是痛苦。佛陀說人生苦難,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死去,都是從苦難的慈愛中超生。我們凡人, made in the image of God,也要在人生苦難中超生。為甚麼我們相信將來會比現在更好,因為我們願意犧牲今日,為明天,為將來未雨綢繆。甚麼是人生的意義?做人對明天喜出望外,希望在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