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田陳太睇報紙,見到香港超級環保癡林超英勸人少吃巴西雞翼,碰啱佢前一日先至買入巴西雞翼一斤,感到有啲愕然兼內疚,乜自己咁冇常識㗎,前天文台長話唔好食巴西雞翼噃,於是打電話問左丁山點樣解釋林前台長之言。
左丁山略知少少,於是扮代表,向沙田陳太解釋:巴西雞翼並非有病毒,香港有食安檢查,點都唔會用半隻眼去目測檢驗嘅啫。林先生係科學家,研究氣候變化,對世界環保組織所倡議嘅「碳足跡最少化」(Minimum carbon footprint)好上心,碳足跡就係指巴西雞翼從巴西港口運到嚟香港,路途遙遠,消耗日程、每日在貨船上嘅碳排放份額有一定數量,如果我地食深圳農場雞翼,咋一聲就運到香港,故此我地支持環保嘅話,就要食深圳雞翼,達致「碳足跡最少化」,如果吃巴西雞翼,直情就係「碳足跡最大化」,極不環保。陳太聽完,即刻反駁:「如果係咁,不如食元朗農場雞翼,碳足跡仲少啦。」
此言有理,可惜世界上已難有「自給自足」呢回事,如夾硬推行,成本會貴得驚人,例如日本一向緊守「食米自足政策」,視之為國家安全事項,其實係為咗保護農民收入,故此設關卡阻礙外國食米入口,更津貼農民種米。結果呢?日本米係靚呀,係好食呀,但已成為稻米奢侈品,日本人自己都食唔起。如果香港自己養雞供應香港人所吃之雞翼,要幾多個農場先至夠?要幾多公頃土地?香港養雞,所得之雞翼,會便宜過買巴西雞翼?唔好講笑啦!
講食物之carbon footprint,自然係個理想,但並不實際,有時簡直離地,係學院派與富裕階級想出來之空議論。講環保,好有階級性,亦甚為分化社會。大家都唔會否認目前天氣反常,北半球冬天凍至零下五十度,南半球係夏天,澳洲高溫至正五十度,差距驚人,地球人係應該盡量慳電、慳食,多行路少用車等等嘅,但講到食物供應,就係講全世界互通有無嘅供求關係,叫香港人與新加坡人食自己農場食物,作消遣則可,全面復耕就係儍人先至會講。
每次國際上召開全球氣候會議,富國與窮國必定鬧大交。以往西方富裕,由自由派當政,猶肯讓窮國半步,但中國厲害了之後,西方睇見就眼紅,特朗普上台,更加認為中國印度搵美國笨,故此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如叫中印今年就要依足歐盟環保標準,好多中印工業都要收檔,中印又邊度肯應承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