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這是清朝御廚所創,乾隆皇最愛的一道菜。陳夢因在他的《食經》說,更是「酒家菜牌上所未見的」。
元蹄煀乳鴿到底是否乾隆最愛,非我焦點所在。說到底,一個皇帝,江山多嬌,「王天下者食天下」,會專情獨愛唯一?太難。坊間及文獻,也有說他最喜歡吃的,是松鼠鱖魚、鯽魚奶湯及火鍋等;李舒著的《皇上吃什麼》,說他曾在一年之內,瘋狂吃火鍋200多頓,擺明和蔡瀾及袁枚對着幹。
清朝才子兼食家袁枚,著作之《隨園食單》被譽為飲食經典,法、日、英均有譯本,摹描了那個朝代的官場世家食況,體現了袁氏奉行的飲食理念,談旨趣,也說文化。書中「戒單」一章談飲食之弊,有「戒火鍋」一條:「對客喧騰,已屬可厭……物經多滾,總能變味」。
從氣氛,說吃火鍋時賓客喧鬧鼎沸,已覺煩厭;從食味,說灼滾過久火候失調,食物最佳滋味必失。然而氛圍這回事,誠是個人喜好,著有《山家清供》的宋代美食家林洪,反而說吃火鍋「有團欒熱暖之樂」,團欒,團圓也。但從食味角度,袁枚實有不爭之理。
王維「晚年惟好靜」,我少、中年時骨子裏已怕喧嚷沸騰,火鍋確不太熱愛,所以也很反對在卡拉ok喝好酒。多好的美酒,在一片歌喧樂囂之前,在幾番叫嚷發洩裏,必活埋「對客喧騰」中,何必浪費?
但管他乾隆不乾隆,火鍋不火鍋,元蹄煀乳鴿,想想,已心心眼。元蹄與乳鴿亦我所欲也,二者可以兼得,仲等乜?知悉有私房菜復刻這宮廷古菜,便邀好友帶好酒,往一親肥腿靚鴿。
此私廚房早些年蔣芸姐請飯時吃過,大廚未做這菜,但水準很不錯,否則單是好奇,也未必一搏。中式私房菜,多要一圍起,呼朋引伴方夠食力殲滅,從未一嘗的店,自己中伏也算,累街坊便不好了。
《食經》細述,元蹄煀乳鴿分兩大步驟。先是生扣元蹄,要用半斤重的後蹄豬髀肉,取其比前蹄少脂,肉卻更鮮,燉起來不油膩。豬髀洗淨後蘸勻生抽,煎香,下鹽、糖、紹酒、陳皮末,加老抽和水及其他配料,加蓋燉煮至八成火候。後把劏清的兩隻乳鴿,放燉盅裏元蹄之下,將乳鴿燉熟,再取出、切件,以去肥油的元蹄汁,打「紅芡」淋於鴿上。
陳夢因說「焗、燒、炸的乳鴿,都不比用元蹄煀的好吃」,它既吸收了燉汁之味,也飽飲了元蹄之香,鴿肉又能保嫩滑不老。
我沒有帶什麼華麗顯貴的酒去,印象中此食肆屬典型中菜小館,不特別講究環境、食器、氛圍,也無所謂,小館有小館的吃法。略知製法,想像食味,考慮格局,便拿了瓶西班牙Bodegas Neo的"Neo" 2006和元蹄乳鴿合唱。
重份量又重口味的元蹄,現代復刻,以近年在著名產區Ribera del Duero聲名大噪的火熱酒莊伴舞。Bodegas Neo有「新浪潮Tempranillo」之稱,實力直逼西班牙最頂級卓然的Vega Sicilia及Pingus。一開,一聞,是說服力:可愛的花氣和絲綢段溫潤,綻放浪湧的黑莓、黑布冧和橡木之香;厚碩深邃,甜美香溢的深色雜莓和異國風情的嫻雅香料,眉目放電。"Neo"由60-70歲老葡萄藤所出,於法國/美國橡木桶陳釀至少15個月,餘韻長情,千里相送。(酒莊再高一級的Neo Punta Esencia,老藤更高齡,平均90歲,只在好年出品。《Decanter》雜誌的西班牙酒專家John Radford及Robert Parker,認為它是波爾多first或second growths的級數)
元蹄一端出來,鑑貌辨香,我已知酒帶對了,sweet spice對甜濃。但吃之前頗為敗興,這似乎是不少中菜私小館的問題。
偌大的元蹄,放在一個比例上甚局促的淺盤,元蹄周邊圍了一環秋葵,也是耗空間的。元蹄像個大隻佬被塞劏房之內,上菜時侍應阿姐還要另淋燉汁,根本冇位。她粗野的大量猛倒,燉汁撞上元蹄嘔到枱上,洋名Lazy Susan的小轉盤一身都係。粗率「乸西」由第一道菜開始,趕住收工,似趕客,她還要在擠迫劏房中,從元蹄下抽出乳鴿,一切再氾濫狼藉,分數一扣再扣。就算是小館,不求雅麗,觀感都太粗。
認真飲家對酒杯盛器都講究,什麼酒用什麼杯。布根地的杯身沒有波爾多杯的高長,其纖細香氣走不了那麼遠。杯身弧度,控制了酒最先倒入舌頭哪一區,是享受某種酒的最佳味蕾。美學線條外,還有功能學問。
《隨園食單》寫有器具須知,說古語云︰「美食不如美器」,「宜碗者碗,宜盤者盤,宜大者大,宜小者小,參錯其間,方覺生色。」菜餚與器皿空間上要和諧,食與器之搭配要「量體裁衣」,亦該考慮到食物的性質、形態和煮法,配以不同器物,以達視味兩覺最佳感官。像不同酒,須配不同杯子一樣。
我吃着滲豬肉腴香之鴿,有鴿韻風味之元蹄,享受到彼此交換的纏綿和溫柔,肉饒與調味傾向甜香,配Neo真不錯。但見滿枱枕藉,又想到「戒單」說要「戒苟且」,「凡事不宜苟且,而於飲食尤甚。」這菜館,收費合理算不上便宜,地下是油滑膩膩的,老人家得小心;私房中菜,食物再好,不少總欠一份對餐飲配套服務誠敬的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