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田車公廟大門的舊「對聯」,寫着「繞繞祥雲融滙城門河水 浩浩靈氣車公鎮護沙田」,識者一看都知道平仄不協,字詞失對。錯在哪裏?凡作對聯,上下聯詞性必須對稱,即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等。上聯第五六字「融匯」是動詞,下聯同位置的「車公」是名詞,錯了;接着「城門」對「鎮護」,又錯了。對聯不是火箭科學,真有這麼難搞?
由於民間批評聲音太多,幾年前民政事務局終於給大眾一個「解釋」:對聯是道士扶乩求得的,由呂祖所賜,純粹是祝福語,所以不求工整,也不能改動。今天的香港真妙,高官犯錯就推畀人,道士失禮就推畀神。被代言的呂祖有沒有降災給扶乩者,不得而知,但那副甩皮甩骨,聲稱是呂祖賜贈的對聯,去年終於被DQ了,新對聯是「萬載英靈赫濯消磨百煞 千秋德澤昭彰蔭庇群黎」(赫濯,即盛大光明貌;群黎,即是眾人)。
新聯平仄詞性合乎格式,算是見得吓人,但恐怕車公也未必滿意,因為它字字套語,根本是任何廟宇也適用的萬能key。原諒我說得直接一點:新聯寫得很hea,但勉強交到貨;舊聯則連貨都交唔到,只能以「祝福語」作掩飾。儘管新聯格式okay,但用字仍可斟酌,最礙眼是「消磨百煞」四字。「煞」是凶神,引伸指災禍;消磨,有「慢慢消耗磨滅」的意思。用「消磨」來配「百煞」,即「慢慢消耗凶神」嗎?這個詞組有點奇怪,我自問未見過。當然,文學創作難言對錯,但我認為用字太生澀了。「消磨」二字平聲,假如易之為同屬平聲的「消除」,接以「百煞」則自然得多。
廟宇對聯即使由神明所賜,扶乩的道士其實也不能卸責。本身有扶乩經驗的紀曉嵐在《閱微草堂筆記》說過:「其扶乩之人,遇能書者則書工,遇能詩者則詩工……所謂鬼不自靈,待人而靈也。」可見乩文水平,視乎扶乩者內涵。道士沒有文化,「呂祖」賜聯才會出醜,沒有一個人是無辜的。現在換了對聯,總算知錯能改。「神明」有錯也勇於改正,特區政府會見賢思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