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幾時帶小朋友入戲院? - 方俊傑

【西遊記】幾時帶小朋友入戲院? - 方俊傑

【西遊記】
我喜歡看動畫。小時候,看電視看《龍珠》看《足球小將》看《城市獵人》,也會租碟看《美女與野獸》(Beauty and the Beast)看《獅子王》(The Lion King)看《阿拉丁》(Aladdin)。慢慢長大,多了入戲院,Pixar崛起。由《反斗奇兵》(Toy Story)到《五星級大鼠》(Ratatouille)到《玩轉腦朋友》(Inside Out),好多適合成人多過適合小孩。撞正我由中學生變廢青變大叔,很難不被打動。問題來了:動畫本質上合家歡,阿爸阿媽帶子女入戲院開心欣賞,正常不過。如果,購票看《迷你兵團》(Minions),附近的小弟弟小妹妹不斷大叫「好得意呀」,我可以接受;不過,當我專心於接近默片的《大空奇兵.威E》(WALL.E),小朋友頂唔順嗌「好悶呀」,我會想死。

所以,我也怕看動畫。尤其現今動畫,越來越多劇情,越來越多意思,很少是柴娃娃聽到嬰兒哭聲也沒有所謂。於是,一入場看《Lego英雄傳2》(The Lego Movie 2),已心知不妙。上一集,講平凡角色如何用正能量對抗強權扭轉一般人對英雄的固有觀念,好笑得來,有深層哲學意義。今集,一開場,Emmet依然樂觀簡單,依然相信everything is awesome,女朋友Lucy想男朋友變得成熟少少。根本是現實愛情故事。後三行的小男孩開始不斷向爸爸發問問題,前七行的小女孩開始忍耐不住要自言自語,我出現幻聽,聽到有BB啜泣聲。然後,坐在我旁邊的媽媽也嚟料。

她的千金其實很靜,專心一志地欣賞電影。可能媽媽怕她太靜,代表悶,出盡法寶搞氣氛。銀幕上,角色遇到少少驚險,她會極誇張地大叫:「嘩,佢跌咗落地呀!」到劇情有少少笑料,她會非常興奮地關心女兒:「嘩,係咪好好笑呀?」女兒大概很講道義,怕母親難堪,只好配合回應,便開始母女對話,似在浴室傾談。我還在留心劇情發展。

睇戲學禮儀 免成自私精

又回到老問題:你說,發聲的,是成年情侶,我可以怒吼一聲表示憤怒。是老人家是長輩,已經有點不好意思。現在是好媽媽與乖女兒,於心何忍?雖然,理性一點,其實,帶小朋友入戲院看電影是學習禮儀的上佳時機,戲院有其他觀眾,小朋友也要推己及人,不可能當成身處自己個客廳任意妄為。教育由小做起,小孩長大後才有機會不致於淪落成為聯群結黨在戲院高談闊論的中學生,有同理心,才不會變成欺凌弱小社群的自私精。可惜,當個家長更加需要受到教育,難道還可以期望子女青出於藍?

幾時帶小朋友入戲院?這個問題,最近常困擾我。先等她對電影有興趣吧。然後,坐最近出口的座位,女兒一不耐煩嘈嘈嘈,立即帶她離開。要她明白世界的殘酷。在家看《甜甜私房貓》,你喜歡大大聲跟住唱主題曲也沒有所謂;在戲院,想有同樣享受,請包場。久而久之,只會有兩種收場:她或者會覺得人多的地方太多規則要遵守情願做一個宅女,最終患上社交恐懼症;又或者明白尊重他人有幾重要結果變成一個給大媽欺負的好人。總好過變成自我中心到極點傷害了他人也覺得自己完全沒有錯的丁蟹。世界已經太多丁蟹。

在極多噪音的環境下,人類可能更加專心。我仍然看得完電影。《Lego英雄傳2》事隔五年才面世,最主要原因是讓了檔期給《Lego蝙蝠俠英雄傳》(The Lego Batman Movie)。中間還出現過一齣水平差得遠的《Lego旋風忍者大電影》(The Lego Ninjago Movie)。總算止跌回升。勝在現實,自己推翻自己,講明everything is awesome是不可能。咁又點?只可以盡力做到最好便收貨。家長們敢不敢帶子女了解人生真實?還是看《馴龍記3》(How to Train Your Dragon 3)比較穩陣?雖然,閣下的公子千金,應該更想看玩人奶的《恭喜八婆》。

撰文:方俊傑
觀塘長大,壹仔打滾,偏愛西片、西劇、中日韓美女。利物浦悲慘球迷,非西人一個。facebook : 方俊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