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鏡線索】給未來人的光輝歲月

【黑鏡線索】給未來人的光輝歲月

【黑鏡線索】
鴉片戰爭,滿洲人以陸地為主嘅清帝國,輸咗畀海上稱霸英帝國,簽和約。英帝想有塊地方便交易後勤,最後雙方同意咗一塊不毛之地做呢個用途。

塊地本來從來都冇乜人,英國人一圈咗,忽然間就有一大棚人包括出面社會嘅精英爭住湧入去,最後塊爛地變成國際級城市,直到有一日,英帝交返出嚟,魔法消失。

呢個係上海自由區嘅故事。自由區生存咗一百年,曾經舉世知名,呢一百年精采嘅人同事,留低咗乜嘢痕迹?吉光片羽,有史匹堡嘅太陽帝國,原著自傳作者,係喺自由區長大嘅英國作家。其他喺網上可以搵到嘅資料,零零碎碎,對照百年時光,比例細得驚人。

朋友高健,佢公司出咗唔少商業成功嘅手遊,幾年前出咗一隻,叫光輝歲月,少有咁親自落場監製,明顯唔係求財,投放嘅心血同可以預期嘅收入唔成比例。

深耕將消失的人情景物

裏面嘅場景,全部係香港嘅經典地方,精靈遊戲機舖呀,高登呀,雷生春堂呀等等,佢一路話打交遊戲冇玩家會關心個背景,一路就超細緻咁嘗試做到最像真嘅樣貌。

而遊戲道具,就有沙士汽水、紅白機、紅白藍膠袋、摺凳等等,角色就有Mark哥同如花。我唔係資深機迷,但畀我估,世界上出遊戲特登出埋一個網站,用Google地圖去導賞裏面場景,應該唔多啩。

高健出過本書,叫《Game以載道》,佢講過,遊戲可以同玩家互動,比起電影電視被動咁享用,可表達更多更深刻,有啲港產片刻意放好多某啲元素,效果卻係喧賓奪主,影響咗觀賞電影嘅樂趣。前排Black Mirror出咗抉擇叢書式嘅最新一集,就係一個有趣嘅遊戲同電視中間嘅嘗試。

不過高健話,遊戲嘅問題,係當影視作品容易不斷移植到相近格式流傳落去,遊戲嘅移植就難好多。佢講嘅時候,我明白佢嘅意思,但係唔明白點解咁關心未來嘅人玩唔玩到個幾十年前出嘅遊戲。

就正如當時我大概明白光輝歲月嘅本土懷舊情懷,但睇唔通會有幾多人因此嚟玩嚟懷舊。直至前排帶個女去中山紀念館做功課資料搜集,幾個小朋友走馬看花咁睇完舊剪報舊旗幟之後,衝晒去館內電腦室打民國主題遊戲機。

咁當然成個館同啲遊戲都係為咗個但求統一寧願引入蘇聯政治豬瘟嘅歷史人物塗脂抹粉,但令我諗起,可能原來光輝歲月嘅目標對象,唔係,或者唔只係經歷過八十年代嘅玩家。第二個我會覺得牽強,但講緊嘅係打算深耕LikeCoin十年嘅高健,就顯得合情合理。高健嘅對象,係之後嘅人,未來嘅人,當遊戲裏面嘅人情景物已經喺現實世界消失之後嘅未來。

撰文:宋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