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會工作,與很多人共事,某是有經驗主管,把本來打算重用的手下「放棄」了。他道:「這年輕人聰明、醒目──但過份話頭醒尾。」
話頭醒尾有何不對?太多人笨得踢一下動一動,把手相教多費勁。
「你說了一半,他忙不迭表示我知道我知道、我收到什麼風、還有如此這般的下文……」就是彰顯他的能幹,人脈廣,搶先說話。一次兩次,才知是「習慣」,改不了。
沈不住氣,不懂收斂。這種人容易張揚,也難以守秘。
北方方言喚作「顯擺」。其實字面易明,通俗地說,是顯示、炫耀、放上枱面,又即「浮誇」。現代人依靠網絡生活,不可一日不上網,炫富、炫物、炫愛、炫兵、炫菜、炫手藝、炫一日七餐……沒甚麼不對。
兩千年前,莊子講過一個故事:吳王率領大隊人馬渡過長江,猴山上群猴見到人,驚慌失措四處奔逃。獨有一隻猴子,在人前跳來跳去,顯示牠的靈巧,吳王挽弓射之,牠一把接住了箭,洋洋自行。吳王大怒,命令手下一齊放箭,轉瞬間那靈猴變成一隻刺猬般死去。
主管認為,樹大招風並無好處,反令人提高警覺,抱着戒心,還避免不了攻擊。有人悶聲發大財,有人顯擺露了餡,想想,重用可有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