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 生 - 楊靜

學 生 - 楊靜

助理教授合約一般五到六年,期間受聘人需在教學、研究以及行政方面表現出色,方有可能獲得續約,走上終身教職之路。換言之,這是一份試用期五、六年的工作,而淘汰率很高。

做到第四年,他大概知道會被淘汰,他愛教書,愛在研究領域精耕細作,但有太多新規則,他既不認同,也無法苟且。同僚建議他找找下家。他東張西望一兩周,興趣寥寥。他可以重新來過,可那會有什麼不同嗎?他不確定,教授薪資令人艷羨,但過去幾年,超強的工作負荷,功利的考核標準,讓他疲憊如狗。最可怕是選此職業是想教書育人,如今這已變成最不重要的部分,不斷申請大額研究經費、發表沒人讀的論文,才是正經事。

上完最後一堂課,他從教室徑直回家。從頭到腳的失敗感從四處壓逼過來,把他關在房間。夜深,他才去樓下七仔買點麵包,夜班小妹妹總是甜甜笑,讓他感嘆年輕真好,尚未被自己和社會辜負。

這樣三兩周,小妹妹收銀時問:「聽講你是大學教授?」

不等他回答,她笑讚他犀利,說自己讀不好書會考剛落榜。之後再見,都會寒暄幾句。漸漸他知道她家境清寒,父母都是大廈保安,她很想能讀大學走不同的路,但學習方法欠佳,沒錢補習,還要花時間打工,雖在抽空準備下年再戰,卻並無信心。

想了好幾天,他終於提議:「如果你有時間,返工前可到對面麥當勞,我幫你免費補習。」

相比大學裏百人課堂,給一個中學生補習不如他想得簡單。她並非愚鈍,只是環境強加在她身上諸多限制,需要老師有更多耐心。而她性格堅毅,失敗總是笑盈盈說聲抱歉,然後再來。

這樣一年,他發現自己確實擅長教書,試着尋找講師工作,雖然薪資低些,合約時間也短,但他知道會樂在其中。她放榜那日,他也獲得面試通知,兩人去打邊爐慶祝,她想謝他,他也要謝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