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來港旅客在2018年增加至五千萬人次,冇佢哋就冇生意,有佢哋就令香港更擠迫,香港回歸二十年,最大之經濟問題係特區政府冇全盤擴大香港面積(即填海),增加土地供應(包括重新規劃郊野公園及綠化地帶佔本港總面積比例),而只係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碰上香港人基於保護本身權益,既得利益或保護環境,鍾意與政府打官司,阻延收地收樓、重建進度緩慢,於是本港出現「供應面」問題,土地缺乏,住屋缺乏,醫院缺乏,酒店缺乏,甚至殮房停屍格都話唔夠,真正係死都唔得閒,屍體被搬來搬去。
旅遊發展局公佈2018年數字,本港酒店房間有八萬幾,入住率高達九成以上,尖峰時達到九成五、九成六,在酒店業來講,已經係接近滿到瀉嘅紀錄,照計酒店生意大有可為。點知啟德機場跑道近郵輪碼頭旁邊有一幅臨海用地招標,竟然流標,九個財團入標價都未及政府底價,於是土地收回,擇日再投。點解會咁樣?業界話係郵輪碼頭唔夠生意,人流少,但係同區有幾幅住宅用地已經賣出,落成後會有好多人入住,人流已經不少啦!香港人鍾意到酒店飲茶食自助餐,區內酒店嘅餐廳生意一定不愁,遊客有咁多,點會缺客啫,所以啟德酒店用地流標原因不明,應該就係地產財團睇前景唔係咁好,同時政府奉行高地價政策,地皮底價定得太高之故,但將來實會有人買嘅。左丁山想講嘅係,主要建設如此這般因種種不同原因延遲三幾年,香港發展步伐追唔上實際需要,結果就係成本與價格齊齊高漲,苦了最終消費者。
蘋果動新聞(1月30日)報道特區政府有意叫旅發局推廣南區,繼「中環新城」及「深水埗新舊交融」之外,成為第三個旅遊主題,赤柱居民老友記,特別係外國人住客對此就怕怕咯。南區由石澳至貝沙灣係長方形地段,想由頭行到尾,相當辛苦,坐車又會造成淺水灣一帶交通擠塞,行香港仔鴨脷洲,又好似單調一啲,政府嘅師爺點解唔推廣油麻地及連接西九文娛區呢?呢個地區既有果欄古蹟,又有油麻地戲院,廟街係歐美遊客鍾意嘅,兩年後更有博物館加戲曲中心,晚上節目多,已是中西交融,本土古老文化與現代西方藝術結合之地,並且行路容易,地鐵方便。旅發局推廣油尖西九畀外國自由行遊客,容易過發展南區多多聲,旅發局班人比較貼地,唔該佢向政府多多表達好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