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曲之父黎錦暉 - 沈西城

時代曲之父黎錦暉 - 沈西城

「毛毛雨下個不停,微微風吹過不定,微風細雨柳青青,哎呀呀,柳青青……… 」中國第一首時代曲《毛毛雨》始流行於上世紀二十年代中期,撰曲者係人稱湘潭才子黎錦暉,歌者黎明暉為彼愛女,率性天真,喜食糖炒栗子,人稱栗子姑娘。稍長,性爆如栗子,苦不能蓄,放任自由。黎錦暉實為中國時代曲之父,與台灣鄧雨賢齊名,雨賢悲情,錦暉輕快,風格互異,才華相仿。二七年錦暉組「中華歌舞團」,搬演歌舞,仿效白俄女郎,紗籠隱約,袒臂露胸,觀者若狂,風靡全滬。團員明暉以外,尚有藍蘋(江青)、胡茄和張靜,陣容鼎盛。明暉以《葡萄仙子》、《可憐的秋香》諸曲風魔周郎,成為滬上名歌星。其後百代復灌錄《毛毛雨》、《妹妹我愛你》,流行曲更是風行。中華散班,二九年改組「明月」,起用王人美、白虹、黎莉莉為台柱,氣勢更盛,大街小巷溢滿《妹妹我愛你》《毛毛雨》等歌聲,引人遐思。王人美是孤女,膚黑有哮喘,病發時,咳至佝僂,賣相駭人,錦暉屢斥不改,重拳擊之,人美畏懼,忍咳,疾竟自癒。長大後,明艷跌宕,綽約多姿,醜小鴨易為白天鵝,人多欲鵠之。歌聲清幽,啾啾如春鳥鳴,囀囀似杜鵑啼,聯華老闆羅明佑看中她,開一部《漁光曲》力捧,迅即成為紅星 。

姐兒愛俏,人美亦如是,戀上韓籍男星金焰,錦暉力阻不及,只好放手。兩人結婚,身無長物,取市脯冷食,置於長檯上,任賀客自取,別開生面,今之自助餐,大抵以金焰、王人美為創始。我每食之,必憶黑妞王人美。白虹年紀最小,皙白可愛,性情溫婉,幼時,短髮齊眉,跟王人美搭檔歌舞,一黑一白,相映成趣。明月諸女,歌聲以白虹最佳,能唱高、中音,演繹《河上的月色》最為出色。我十二歲時,從家中黑膠唱片聽得白虹唱的《郎是春日風》,曲詞均係音樂大師李厚襄相得意之作,白虹演繹,得心應手。《河上的月色》出自姚敏之手,胞妹姚莉最愛聽。八六年姚莉往上海探訪白虹:「我見到白姐,心情好激動。當年健美的可人兒,今已臃腫難分。她要我到她家吃飯,方便說話。我倆邊談邊吃,幾十年歲月,彈指間過去了。白姐說:『小莉!你臉圓圓的,還是以前的小莉呀!』」飯後,白虹送姚莉下樓,邊走邊聊,聊到英年早逝的姚敏,忍不住哼起《河上的月色》來,可只唱了三句,已是梨花帶雨,哼不成聲。白虹後來跟了錦暉弟錦光,相處融洽。兄弟鬩牆後,白虹隨錦光轉投電影界,成為紅星。黎錦暉人緣欠佳,眾姝均不喜彼,王人美、白虹先後捨離,黎莉莉亦隨之而去。「明月」少女星散,棟花風後,非嫁即老,星光淡然。錦暉後來生活困苦,貧病交迫,向人告貸,無一覆示,只有黎莉莉空寄二百元資助,錦暉感泣。

黎錦暉素性吝嗇,從來吃人不請客,朋友們不忿,要弄他一記。上海有一搗蛋鬼葉仲芳,想出一主意,代他發出三五十份請帖,寫上黎錦暉的大名,另又通知黎錦暉到大菜館倚虹樓來。錦暉欣然赴會,掄臂划拳,好不快活。飯畢,人人拱手稱謝黎大老闆。急問葉仲芳是什麽一回事?仲芳訝然說:「今天不是你老請客嗎?」席上諸友紛紛出示請帖,上具黎錦暉尊名,才知上當。破財五十,頓足不已。錦暉窮,桃花旺,娶得跟蝴蝶齊名的神秘美人徐來。及至徐來他投唐生明,乃還鄉湘潭,教書過活,卻仍有盈盈佳人青睞,千里訪尋,委身下嫁。伊人者,《倆相依》原唱,現寄居美國,誨有志習歌者不倦的梁萍女史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