丟 書 - 林夕

丟 書 - 林夕

收納師由日本訓練,據說還有執照要考,但是上課只上兩天,很好奇課綱是什麼,我花了一天時間看了幾本斷捨離書籍,已知捨得丟的竅門,但極度懷疑,捨不得這種病,能醫不自醫,別人眼中的垃圾,許多都是自己珍藏的寶貝啊。是的,所以才有收納師這份工作存在,因為互相不認識,沒什麼人情可講,不像朋友見你面有難色,很容易輕輕放過。

記得去年由大屋搬細屋,光是書本已讓人頭痛,這本有紀念價值,那本又有回憶,一個人搞大半晚,變成個人懷舊晚會。第一位來的朋友,是大學同學,請他來簡直多餘,比我還要婆婆媽媽,看見了郭沫若詩集,我見其人可鄙,丟的一聲預備要丟掉,他卻說,可恨之人也有可讀之處,看他寫得多爛,看有沒有配合這奴才心性亦一樂也。柳青的《創業史》,講三十年代農民地主共產黨故事,之前只翻了幾十頁已經看不下去,他說,這個舊版少有,多留個十年八年可以拿去拍賣,你不要我要。結果,他從我家搬走了幾箱「古籍」。

到了第二位丟書鑑別師,比較少看書,一直問這個看了沒有,看了,就說要丟。激死,在我看來,一直沒看過的反而有機會要丟,我寧願重看十遍經典好書,也不願博覽爛書,只是有時不小心失手,買錯了遭無期徒刑留家裏而已。這位鑑別師見這樣,又問,那麼多書,沒看過的都丟了,不就好了?丟,不大讀書就不會明白,有些書,是用來看門口的,養書千日用在一朝,比如袁世凱書信奏摺紀錄,這類書如果在看《袁氏當國》、《歷史誤會了袁世凱》時,才會拿來「伴讀」,怎能丟?

最後請來一位出版社前輩,因為鑑書出書無數,所以心中有數,不大跟我交流,鐵手無情丟丟丟,值得的才放一旁,終於成功輸出了三四十箱左右。有些若由我本人法辦,是絕不會棄置,繼續留在家裏發霉的。例如,貓貓狗狗的圖片集,漢語修辭法,其中有幾本也有爭持過,一本是蛇的寫真,一本是世界美麗蝴蝶全紀錄,我說這些美麗之物,會時不時重溫一下。

他說,幾時,死前預計會重溫幾次?你幾時想看,就上網去看吧。這一下,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