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台灣家】人性化的台灣醫療

【有個台灣家】人性化的台灣醫療

【有個台灣家】
最近我們都有關心香港醫療制度爆煲的報道,無論在台灣或香港,我們為人父母的,也是最怕孩子生病要入醫院。還記得以前在香港,有一次孩子生病要入住公立醫院,在本來就已經很擠逼的六人兒童發燒病房中,爸媽們還要睡/坐在孩子病床旁邊的小椅子上,陪着一班在病榻中的孩子和一堆細菌困獸鬥,徹夜難眠。有時候不禁會想,在香港如果沒能力讓孩子住私家醫院,這就是我們年復年交稅後換來的醫療福利嗎?

醫生有時間診症 效果較好

上星期,在孩子放一個月學校寒假前一天,我家的弟弟不幸地染了腸病毒,學校的班主任也隨即通報了台灣的衞生局。原來他們鄰班的同學,在寒假假期開始後,已有一半人先後感染了腸病毒。慶幸我們孩子的病情不太嚴重,所以我們只帶他去私家醫務所看醫生。在台灣看兒科專科醫生,有健保卡的情況下,只需付台幣200元(約50港元)。我不敢說台灣的醫生比香港的好,但現實的證明,當一個醫生可以騰出一個合理的時間向病人問症,不用趕45秒去看一個病人時,病人的感受和醫療效果自然會比較好。重點是無論你有錢或沒錢,在台灣拿着健保卡到私家診所求診時,幾乎可以享受一視同仁的醫療服務。當然沒有一個國家的醫療制度是完美,但這是我們生活中的基本需要。如果是窮人就要進公立醫院,有病也要排十小時才能看醫生,或是當你錢還未賺得夠多時,生病只能被迫在公立醫院走廊的病床上大小二便,這種貧富懸殊不同待遇的醫療環境,有誰想要呢?

衞生局致電問病情 護士家訪

從前在香港生活,這就是我們常常感受到的情況,有錢人住私家醫院,高床軟枕,窮人卻要逼在公立醫院等急症,可是我們這些窮人每一年也是要納稅,但到生病時,卻連一份基本的尊嚴也是奢侈。

就在弟弟向學校報告患上腸病毒的幾天後,爸爸居然接到台灣衞生局護士打來的電話,護士向我們細心查問弟弟的病情和康復情況。電話掛線後,我們都覺得匪夷所思,孩子以前在香港的學校也曾感染過手足口病,我們又曾幾何時有接過政府的一通電話向我們跟進孩子的病情?這都讓我們想起,我們初來台灣的第一年,有一天居然有衞生局的護士親臨家訪,因為我們的孩子在台灣入學讀書後,還未向衞生局呈交香港的防疫注射紀錄針卡,所以那護士親身來提醒我們,要辦理台灣的學生健康手冊和補辦台灣的針卡。這些貼心的個人醫療服務,不論貧富,其實真的讓我們受寵若驚呢!

我們從沒把台灣看成一處完美的地方,只是我們確實在香港和台灣真正生活過,心裏會把這兩地方做比較也是無可厚非,我們也是在比較過後,才知天高地厚,才知道我們的生活還可以有甚麼選擇……

第一次帶孩子去看兒科專科醫生,醫務所裏居然有這個兒童大滑梯!

撰文:Cass(King Kong 媽媽)
80後爸媽,兩年抱兩後,做了全職爸媽陪伴孩子成長,2017年5月舉家移民台灣,重新出發,帶著孩子找另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