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聯、顏克芬滯留桃園機場整整四個月,在機場出境禁區環亞航空貴賓室度過了四個月,睡沙發(後來獲航空公司提供有床房間)、食飯盒、在公廁沖涼;活動空間限於千多呎地方,以及外面那條幾十米長的走廊,遠不如電影《機場客運站》主角在美國甘迺迪國際機場的活動空間大。
靠免費WiFi繼續發聲
不過,滯留機場的日子對他們來說,最重要的是感受民主台灣對他們的人道禮遇。官方陸委會、移民署及航空公司給他們提供食宿和衣物,連負責在機場監視他們的移民署官員,對他們也是禮遇有加,開口閉口都是「劉先生、顏先生」,令他們十分感慨:「他們的態度讓我們想起在中國大陸的公安,那簡直就是兩個世界!」
本月16日記者採訪他們時,恰巧是劉興聯64歲生日。採訪期間,貴賓室突然響起慶祝生日的喝采聲,原來是有航空公司職員在搞生日派對。劉、顏聞聲擰頭觀望良久,轉回臉時,他們不但一臉感慨,劉興聯更是眼眶濕濕。同伴顏克芬惟有打圓場安撫說:「就當他們是為你舉行派對好了!」劉苦笑以對。
令他們欣慰的是,顏克芬隨身攜帶的手提電腦,成為他們和外界溝通的重要工具。桃園機場的免費WiFi、台灣沒有的「網絡長城」,令他們不需要翻牆,每天上網瀏覽新聞,在推特持續發聲(圖)。「在機場四個月,讓我們對台灣民主自由有初步了解。我們感謝中華民國政府、陸委會和移民署,感謝台灣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