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上月零售僅增0.1%1月氣氛好轉 或僅節日因素

港上月零售僅增0.1%
1月氣氛好轉 或僅節日因素

【本報訊】本港2018年零售業成績表終於出爐,惟情況似乎越趨嚴峻。去年12月零售總銷貨額險守正增長,按年僅微升0.1%,與2017年12月相比幾乎沒有變動,遜市場預期升1.4%。
記者:邱曉欣

業界普遍認為1月消費氣氛好轉,但主要受節日因素帶動,往後中美貿易戰發展動向及人民幣走勢才是左右市道的關鍵。

受去年上半年增速帶動,去年全年總銷貨價值臨時估計為4,852億元,較2017年全年上升8.8%;總銷貨數量的臨時估計則上升7.6%。12月零售業總銷貨額的臨時估計為449億元,按年微升0.1%,銷貨量按年僅升0.2%。

按零售商類別,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的銷貨額按年錄4.9%跌幅,包括電器、家具的耐用消費品按年跌9.3%,藥物及化妝品升6.9%,以上類別12月表現均較11月遜色;相反,百貨公司、衣物、鞋類及有關製品、超級市場當月表現較11月有改善,食品相關消費增長平穩。

SOGO:遊客成增長關鍵

經營SOGO的利福國際(1212)財務總監潘福全表示,受外圍環境影響,去年12月生意的確「唔係太過好」,但受惠農曆新年,料1月零售額按年會有正增長,展望本港今年零售基本面仍穩健,包括失業率持續偏低、樓市平穩,但遊客才是帶動零售增長的主要關鍵,故人民幣走勢尤其重要。

經營本地服飾品牌bauhaus的財務總監李建昌說,去年12月生意按年看,平穩中見轉弱趨勢,因為公司推廣力度更頻密、折扣更大,始能以銷量挽回銷售額,部份貨品要推出低至半價的快閃優惠。今年1月的消費氣氛較去年10月至12月好轉,但主要受農曆新年帶動,撇除節日因素,他對市道不太樂觀。

周生生(116)大中華營運總經理劉克斌認為,最近人民幣低位反彈,對旅客消費心理有幫助,1月下半月人流較上半個月升約半成,但消費貨品仍以低價黃金擺件為主,但高單價的珠寶首飾自去年第四季回落至今也沒甚起色。

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謝邱安儀表示,雖然業界普遍反映1月「有返少少動力」,但提醒受農曆新年時間不一影響,1月零售表現應與2月一併比較。中美貿易戰發展動向牽連甚廣,包括影響內地經濟、繼而左右人民幣走勢及影響消費氣氛。政府發言人則指出,受全球經濟增長減慢和中美貿易磨擦不確定性影響,短期內零售銷售表現將繼續受制於審慎的消費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