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軸芯人物】賽前一晚先有路線圖 國際扭樽賽鬥技術考記性

【軸芯人物】賽前一晚先有路線圖 國際扭樽賽鬥技術考記性

【軸芯人物】
扭樽扭沙林聽得多,亞洲也有舉辦扭樽國際性比賽Asia Auto Gymkhana Competition(亞洲汽車金卡納比賽),去年Hong Kong Automobile Association(香港汽車會)亦有派葉卓奇(Chacky)代表香港參賽,他感慨:「這項運動,香港還未起步。」

2018年,亞洲金卡納比賽已來到第三屆,全年四站賽事,分別在印尼、印度、台灣及泰國舉行,每個地區由當地汽車會派出兩名代表參賽。香港汽車會前行政總裁及業餘賽車運動員Chacky跟另一位業餘賽車運動員Oscar,是泰國站的香港代表。問到為何突然有興趣參賽,Chacky不諱言:「去年才知道有這賽事,想了解多點,比賽是繞障模式,一般駕駛者也容易上手,有互動有共鳴,其實比賽場地所需地方不大,很適合香港舉辦。」

今次泰國站首次將女參加者劃分成女子組作賽,有六個地區派代表參加。Chacky說:「台灣選手給我印象很深刻,第一個原因是她真的很漂亮,其次是她很年輕,去年才開始接觸這運動,今次就取得女子組季軍,這正好證明了這運動可以很大眾化,有車牌就玩得。」台灣代表女車手叫李佳穎,她認為這運動男女分別不大,「這是大家也可以參加的活動,男生做到的動作,女生也可做到,只是需要很多練習。」佳穎BB揚言將來會參與更多Gymkhana賽事,希望突破自己的時間。

2018年亞洲汽車金卡納比賽泰國分站,揀選了Suzuki Swift作參賽車。

車款次次不同 挑戰駕駛技術

先簡單解說比賽玩法,Gymkhana是馬術比賽繞障的意思,比賽場地放滿雪糕筒,參賽者需要按指定路線完成繞圈,時間最快者勝出,碰倒雪糕筒會被罰加時間,行錯路線就會黑旗出局。Chacky:「考記憶是Gymkhana其中一個重點,比賽前一晚才給你五條至十條路線圖,每場賽事的路線也未必相同,有技術冇記性都贏唔到,是一個很有趣的汽車運動。」除了記憶力,於駕車技術的層面,包括起步、速度、入彎角度以上種種都要研究和練習。Chacky補充:「單是扭軚動作,人人不同,其次是對各款汽車要有一定了解,因為次次比賽的車款也不同,規格和配備不一、有時是棍波車、有沒有循迹管理系統等等問題也會影響策略,甚至開窗比賽與否也要考慮。」開窗與否與氣流有關係,理論上關窗作賽較少受氣流影響,車速會快點,「但我發覺差不多各組別冠軍都是開窗作賽的,我想是因為開窗繞障時,車手視野會廣闊點,距離感會清晰點,也能聽到響胎聲,能與路面有更強溝通,始終這不是一種純鬥速度的比賽。」

三甲不入 「香港完全未起步」

賽事分三部份,分別是Solo個人賽、Team隊際比賽及Double二人兩車同時作賽。「最刺激是Double賽,二人速度需要互相配合,要講求信任及合作。」Chacky認為這比賽最大樂趣是速度不高卻有一種刺激的競技感覺,心情猶如踩鋼線,不能夾硬來,卻又要快。

其實在日本、台灣、泰國及馬來西亞等地,汽車繞障賽的歷史已相當悠久,有很多本地聯賽,最終三年前才由台灣國際汽聯的附屬會牽頭,集合多個亞洲汽車會舉辦這亞洲金卡納比賽。比賽結果,很可惜兩位香港代表三甲不入,Chacky慨嘆:「香港?莫說比賽場地,實情是想找個地方練習也沒有,香港起步不是比較慢,而是完全未起步,所以想尋找參加者出賽也有困難,第一是因為很多人不太清楚這比賽是甚麼,第二是很多人不知從何入手,根本無從訓練而放棄,所以跟其他地區選手相比,往往會出現挫敗感。」說到尾,任何運動也要訓練,香港有地方嗎?

泰國站首次有女子賽,李佳穎(左)只有二十三歲,去年考牌才開始玩。

台灣代表女車手李佳穎出賽,最後奪季。

車手落場講求很多技巧,就連開窗與否也有關係。

落場前有時間Track Walk,記熟路線。

泰國隊有主場之利,贏了男女子組Solo及Team冠軍。

看見這張繞障路線圖,我O嘴了。

葉卓奇(右)與Oscar,是香港代表車手。

要找香港選手不易,因香港還未有繞障文化。

Chacky對台灣小美人李佳穎印象深刻。

舉辦了三年的亞洲金卡納比賽逐步成熟,有望將來成為FIA的認可賽事。

記者:許維雅
攝影:許先煜(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