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口常開】兒童牙齒三大問題 七歲前評估最佳

【笑口常開】兒童牙齒三大問題 七歲前評估最佳

【笑口常開】
兒童牙齒生長有三大問題:倒及、哨牙及擠迫牙齒,坊間一般認為最理想的矯齒年齡是十多歲的青少年階段,因為此時乳齒已全部換成恒齒,牙齒若出現生長問題亦一眼看見。但劉潤華表示,個別兒童早到5至7歲便發現有倒及牙,需要進行顎骨牽引,把上下顎對齊。所謂倒及牙,是指若嘴巴合上時,下門牙比上門牙凸出導致咬合不正,除了影響儀容之外,亦會影響咀嚼功能。

發育完成只可箍牙

在三個牙齒矯正期當中,10歲前的兒童最常見的是倒及牙、哨牙和牙齒生長問題,「例如多生齒,或牙齒不能自行生長,一隻牙頂住另一隻牙,令到它出不到,好像消失了。有些則是乳齒還在,恒齒無位出而生了去另一個位。」這時期用牽引器可把生歪了的牙齒引回原位。

到10至16歲就是兒童換牙的尾段,這時期除了小時候沒有處理的倒及牙、哨牙之外,也有機會出現換恒齒後牙齒擠逼問題。此時矯齒仍然可以改變顎骨位置,若到了第三期已是接近發育完成,而成年人已不能改變顎骨位置,就只能做改變牙齒位置的箍牙了。

香港家長帶子女去牙齒矯正專科醫生做例行檢查的情況並不普遍,劉潤華表示,歐美國家一般建議約7歲的兒童去牙齒矯正專科檢查牙齒。他解釋,家長無法自行了解小朋友顎骨的生長,待看見問題之後再去處理,經已滯後,但矯齒專科醫生會經X光及臨床數據評估小朋友顎骨的生長及預測未來變化。

箍牙前

箍牙後

採訪:譚暉
攝影:徐振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