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爾流行】
踏入道場,只見門口有堆屬於男生和小孩的鞋子,叫喊和踢板聲不絕,是典型的跆拳道場。穿着白色跆拳道服的男生們,靦腆地跟我打過招呼後,道場隨即響起K-Pop音樂來。節奏強烈的跆拳道招式忽爾變奏,靦腆男生跳起舞來,竟然充滿狠勁,突然來個翻騰、踢板,輕盈的腳步教人驚覺,這班少年,練的不止是跆拳道。
這家道場叫K-Tigers,1990年成立,全球各地都有分會,本身以訓練跆拳道選手為主。其後,隊員將跆拳道招式、品勢套路(即根據基本跆拳道動作化成的套路)融合K-Pop,編出跆拳道舞蹈,翻跳韓國歌手的歌曲,再拍片放上YouTube。原是玩票性質,後來越跳越認真,運鏡好,節拍整齊有序,難怪吸引超過100萬的YouTube訂閱。最近他們打算訓練小朋友成為little-tigers,齊齊正式出道做跆拳道偶像,並繼續以ktigers作為組合名稱。
「其實跆拳道與跳舞有很多相似的動作,跳舞動作有力道,又有規律,與跆拳道有共通之處。」成員姜建宇道。他們最擅長跳的,是編舞以強而有力、整齊見稱的防彈少年團曲目,「我們稱為『刀群舞』,他們的歌曲中有很多表演元素,動作剛柔並重,很適合我們。」
國家代表都玩 「將喜歡的事變職業」
不少人覺得,將跆拳道融合K-Pop是破壞傳統,但他們認為仍然貫徹跆拳道宗旨。「其實我們的舞蹈糅合跆拳道的翻騰、踢板、擊破迴轉踢腿等招式,加上跆拳道品勢套路、節奏和舞蹈。表演以跆拳道做基礎,懂跆拳道的人都可以做到,但我們能展現更高難度的動作,例如一般人在空中轉半圈,我們可以轉一圈以上才落地。」說罷,他們即席來個硬橋硬馬的跆拳道表演。每個成員幾乎都有專長,先是隊員太柱的凌空翻騰。摒息以待,深呼吸一口,左腳一踏前,「啪——」一聲,木板斷成兩段。K-Pop音樂同時響起,另一成員泰民不甘示弱,一口氣踢了六、七塊木板,節奏明快,每一下出拳剛好踏上歌曲的拍子上。其餘幾為成員隨即走到位置上揮動拳頭,配上舞步。
表演接近五分鐘,成員跳完後攤軟在地,每個動作背後,絕對是由汗水所練成。隊中好幾位主力實力強勁,如羅太柱曾連續兩年被選為國家代表,姜俊熙曾入選國家代表三次。他們將國家隊的訓練模式帶入道場,全職練習跆拳道的隊員每周練習5日,每天至少練習10小時。不是玩票性質,他們另闢路徑,出道成為跆拳道偶像,全因想推廣跆拳道。早前他們上韓國綜藝節目表演,又在明星MV中大跳跆拳道舞。「我們認為進行偶像活動時,我是職業是偶像;打跆拳道時,是跆拳道選手。我們並非只有一種職業,而是把自己喜歡的事情都成為職業。」成員泰民說道。
Travel Memo
簽證:持有效特區護照或BNO可免簽證停留90天
機票:香港快運航空由香港至首爾的航班來回連稅約1,036港元起
滙率:1000韓圜約兌7港元,文中價錢已折算港元
鳴謝:香港快運航空、韓國觀光公社
記者:袁志敏
攝影:周芝瑩(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