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爾流行】
韓國重視團體文化,單獨在餐廳用餐被視為有社交障礙。近年年輕人厭倦這種傳統枷鎖,興起「擁抱孤獨」的獨飲、獨食、獨居生活哲學。他們稱這一班人為YOLO族。
YOLO原本是來自美國的流行語You Only Live Once,原意為「你只能活一次」,所以要「無悔今生」玩盡人生的意思,但來到韓國,YOLO演變成一個人也能愜意自在、活在當下的意思。除了因為重視私人空間,亦因為在其他城市居住的年輕人獨自跑去首爾工作,尋找工作機會。
在首爾獨居兩年的金泰均,是YOLO族其中一人,他在一家IT初創企業工作,公司人數少、平均年齡大概20至30歲,所以大家有共識不應酬,不過一旦轉工至傳統公司,他說應酬在所難免。韓國重視長幼有序,前輩「邀約」後輩吃飯、喝酒,往往至凌晨2、3點,下屬無法拒絕,只能忍受。「如果你不去這些應酬,公司會認為你破壞團隊氣氛,冇辦法,始終是工作都要忍受。」他愛好自由,所以選擇一個人居住,「因為和家人同住,真的完全沒有私人空間。」
根據韓聯社報道,南韓新韓銀行以大數據分析155萬名客戶資料,發現韓國20至30歲的入息中位數約1.3萬港元,房租大約佔生活費兩成,以金泰均為例,他月入1.9萬港元,但以4,000港元租住300呎的單位,生活條件算是不錯。「韓國的房子選擇比較多,雖然有朋友住在考試院(俗稱韓式劏房),他們說那裏是地獄,但在韓國工作多幾年,收入增加時,可以搬離到條件較好的住所。」他曾經在上海打工、又到訪過香港,比較幾地的租金條件,他笑言韓國「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因為香港的房子真的很小、租金又貴;而上海一人的單位又少,大多都要跟別人合租。」
追求生活 由獨處開始
如同眾多大城市的年輕人一樣,韓國年輕人面對無法向上流、樓價高、在職貧窮等困局無法改變,所以漸漸衍生出「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不存錢、吃喝玩樂、去旅行的生活模式,又提倡有質素生活。而有生活質素之始,就是學會獨處。因而韓國當地「獨行俠」頻生,一人餐廳、一人卡拉OK、便利店一人份量醬料和便當大行其道。
「韓國人以前覺得一個人吃飯很尷尬,尤其一個人吃烤肉,別人會盯着你,加上韓國沒有搭枱文化,一個人進餐館,老闆面色就不太好了。」一人生活,未有女朋友的金泰均說,間中也覺得孤單。所以下班後,他樂於找節目。他一口流利的中文,就是從語言興趣班中學回來的。不過事實上,韓國工時長。最近韓國立法規定上班族每星期工作時數上限為52小時,以五天工作制來說,每天工作超過10小時,「不過有不少人覺得時間太多了,反而不知道如何打發時間。」
對於未來,他說不敢想像,「因為工資不高,存錢也沒有用、工作壓力大,把所有的錢都用來吃喝玩樂。」神奇的是,首爾和香港年輕人的命運似乎重叠起來,對於有樓、有工、有家庭的人生,兩地年輕人嗤之以鼻。對付「去少啲日本可上車」的言論,韓國年輕人反撲的方式,就是維持單身,安於和自己共處。
Travel Memo
簽證:持有效特區護照或BNO可免簽證停留90天
機票:香港快運航空由香港至首爾的航班來回連稅約1,036港元起
滙率:1000韓圜約兌7港元,文中價錢已折算港元
鳴謝:香港快運航空、韓國觀光公社
記者:袁志敏
攝影:周芝瑩(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