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一生一次的感動 - 伍家謙

SUNDAY:一生一次的感動 - 伍家謙

做傳媒,很容易就能結交到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港、台記者關係一向友好,於海外採訪時常碰面之餘,亦時有交流。過去幾年我們的傳媒籃球隊Mediator就有幸獲得他們邀請,到台北參加當地的「新聞盃」籃球賽,關係更加密切;既然我們經常都到台灣採訪HBL(台灣高中籃球聯賽),趁着這個周未是「Nike全港學界精英籃球比賽」(圖)的四強和決賽舉行的日子,我們就來一次反客為主,邀請台灣傳媒友好來港。

還記得當年首次現場觀看HBL那種震撼,幾乎被那熱鬧氣氛嚇倒,心想為何中學生的比賽竟能成為全城盛事、報章作頭版報道?經過幾年努力後,我們自家的精英籃球賽也亦逐漸「成型」,關注度慢慢提升;和台灣同行交流,我們亦談到中學生籃球運動受關注的原因,得出來的結論就是:因為可能只有一次。

套用台灣記者們的說法:有些較高級別、甚至是職業的比賽,隊員們是贏是輸,都未必會有太大的情緒牽動,甚至都在笑;學生的比賽,無論勝負,球員都在哭。哭是對勝利感動,是對落敗的不忿;哭,其中一個原因是清楚學界生涯有限。因為,或許你打得很出色、未來會成為職業球員、甚至會打NBA,但是學界籃球呢?就只有這幾年,最多亦只有六年吧;要打最高水平的精英賽,更可能是一生只有一次的機會。那是你即使在未來打得如何出色也沒辦法追回來的東西。

在香港這環境,學生未來不一定能以籃球作職業,甚至要從事籃球相關的工作也不易;那運動又是否全無價值?當然不。我堅持,小孩在球場領會到的不會比在課堂少;那些東西,往往是受用一生的。一生只有一次的感動,絕對體驗那種令人雞皮疙瘩的感覺;全港精英籃球賽今天在灣仔新伊館舉行決賽,大家不妨多留意呀。
文:伍家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