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車落地】大車櫳+輪椅直接上落 新的士Comfort過私家車?

【新車落地】大車櫳+輪椅直接上落 新的士Comfort過私家車?

【新車落地】
數香港人坐得最多的豐田汽車,非三廂式Comfort的士莫屬,從九十年代初服役至今,保守估計現時約有超過16,000部在全港行走。本港已逐漸引進全新版Comfort的士,外形耳目一新,空間及行車質素大躍進,分分鐘舒服過坐私家車。

香港自1923年便有的士出現,其間所用車款無限制,五六十年代曾出現過平治、摩利士、柯士甸等歐美車種;至七八十年代日本製車技術突飛猛進,日產、三菱、豐田等日製的士相繼出現並成為主流;近年,亦有引入福特的士及曇花一現的國產比亞迪電動的士,不過講到最受市場認受的,仍以豐田Comfort獨佔鰲頭,市場佔有率達九成以上。

大家見慣見熟的Comfort的士,原來已服役超過20年,雖然期間曾改動不少,最後期版本曾改為四座形式,但規格始終沒大變動,行車水準已難與現代汽車相比。為此,豐田於2017年正式推出新一代的士,日本市場稱為JPN Taxi,香港版則仍以Comfort命名。

新車最大改動是完全放棄沿用多年的三廂式車體,變成猶如倫敦的士的造型,帶幾分SUV設計,外形有趣討好。車門結構有別以往,除揭式尾門外,左後門亦變成電趟門,右後門則保留傳統開閂方法。

進入車廂,感覺煥然一新,中控台設計時尚,佈局類似Sienta,將冷氣操作面板置於軚盤右下方,可讓司機不用長時間雙手離開軚盤。最值得欣賞是將死火掣放入軚盤,設計用意是通常的士司機一見人截車便立即停車,故常要打死火燈警示後車,如今距離雙手位置更近,打死火燈可以更快,變相也是安全設備之一。不過較奇怪的是,乘客位一邊竟不設「首飾箱」,儲物位倒是有,但全部都是外露式,司機沒地方收藏私人財物。

行車出奇寧靜舒適,比不少房車還要出色。

輪椅尺碼有限制

新Comfort另一個進步地方是後座空間,特低地台方便上落,門邊、天花及前椅背設扶手,方便老人家借力。地台沒傳動軸槽位,頭頂空間尤其誇張,腳部伸展空間超闊落。座椅剪裁十分舒適,乘客可自行調校冷氣風速,更設有兩組USB插頭方便充電,坐這架新的士,確實可以用個「嘆」字來形容。

儲存空間更顯新車的細心設計,正常狀態下,尾箱已足以收納兩件大型行李,如須擺放更多行李或特大物件,新的士的乘客座及後座可獨立翻摺,大大提升運載空間。更值得欣喜的是,新的士非常照顧坐輪椅乘客,舊款的士必須將輪椅摺合放入尾箱,新車特設收摺式斜台板,可連人帶輪椅直接推上車,車廂設索帶固定輪椅,輪椅乘客可佩帶專用的延長安全帶,設備細心周到,但要留意輪椅尺碼,須在70cm闊×120cm長×130cm高之內,斜台板最高承重量亦不可超過200kg。

胎壁較厚 濾震一流

機械佈局上,新車亦有重大變動。首先是從舊款的後驅變成前驅,除採用1.5公升石油氣引擎外,更加入豐田最擅長的油(氣)電混能技術,組合成一套輸出74匹加61匹的Hybrid驅動系統,而由於系統起步時多會以馬達驅動,加上4速波箱亦轉為無段變速,據聞用氣量比舊款少近四成。

作為乘客沒機會駕駛新的士,但可從行車表現感受新車進化。首先是車廂隔音能力不俗,兩隻後窗雖只得左邊可打開,但面積同樣夠大,配合特闊頭頂及腳位空間,開揚感比不少私家車還要出色。最出色是懸掛調校適中,彎路傾側不嚴重,有叫人驚訝的濾震能力,相信與採用胎壁較厚的185/65R15輪胎有莫大關係。

動力系統除維持石油氣引擎外,亦加入Hybrid混能裝置,氣用量大減近四成。

改用無段變速波箱,不設轉波撥片。

採用胎壁特厚的185/65R15輪胎,濾震能力佳。

中控台佈局更為時尚,儀錶亦變為全數碼顯示。

冷氣操作面板移至軚盤右下方,操作更就手。

司機可控制電趟門開關,乘客上落亦可自行手動操作。

前座間設有錢兜,方便找續。

側面像極倫敦的士,耳目一新。

【方便輪椅客】

斜台板最高承重量不可超過200kg。

備收摺式斜台板,可連人帶輪椅直接推上車。

輪椅上車後要以索帶固定位置,乘客亦要佩帶專用的延長安全帶。

【載貨量激增】

正常尾箱容量,足以收納兩件大型行李。

只要將前乘客座及後座翻摺,可騰出更多空間放置行李,乘客仍可坐後座。

Toyota Comfort Hybrid Taxi

石油氣引擎:1,497cc直4

馬力:74PS/4,800rpm

馬達:61匹

傳動:無段變速,前驅

售價:$319,900

查詢:皇冠車行公共車輛部

採訪:廖宏俊
攝影:徐振國、許先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