睇蘋果動新聞(1月19日)講流感肆虐,公立醫院內瞓在走廊通道加床嘅病人,要就地以尿兜解決大小二便,全無私隱及尊嚴,真係慘到極,成日話香港係世界城市,點知香港公立醫院似係非洲難民營,上至林鄭特首,下至醫管局行政總裁,都應向市民叩頭道歉。
伊利沙伯醫院早有一位梁醫生網上帖文:「香港人不要老,不要病」,聞者心酸。大編輯近星期去伊利沙伯探病,見到有人帶埋輕巧摺凳去病房,膽粗粗問一句:「阿嬸,自己帶摺凳嚟做乜?」阿嬸厲佢一眼:「你未嚟過㗎?大房病床相隔只有一兩寸,凳都擺唔落,我自己帶凳嚟搵空位,希望可以坐低呀,我唔可以長時間企㗎!」聽落又係幾淒涼。
公立醫院嚴重缺乏醫生護士,人盡皆知,相信係護士大量出走逃亡之故,大編輯係財經版專家,留意到有一間上市公司提供「個人護士服務」,聲稱有近一萬個護士可以做「自由人」(freelancer),有錢病人如需要私家護士在家照顧,可以搵呢間上市公司介紹。成一萬個有資格護士available?大編輯話:「如果聲稱屬實,就講明咗有好多好多護士不願在公立醫院服務,或回家湊仔女,但又肯做parttime兼職。」
公立醫院護士搞到要上街示威,林鄭就走咗去Davos欣賞雪景,話知你,而醫管局就慌忙提高護士津貼,希望熄火,唉,人地唔示威你就唔增加津貼,即係鼓勵示威啫!好似長者津貼呢件事咁,民建聯工聯會發火,林鄭就轉軚,又係鼓勵反對派以後盡量發火。或者話泛民反對,發火都冇用,要民建聯工聯會同時都撞火先至得。此則當然親疏有別,林鄭有意為民建聯工聯會增加聲勢,做場大戲,等民建聯工聯會可以在蛇齋餅糭之外增加票源,鞏固票倉也。
講番醫院,大編輯慨嘆伊利沙伯醫院已成重災區,但九龍中只有兩間大醫院,其中廣華拆卸重建,壓力落晒伊院,有乜辦法唔死!而廣華醫院地盤最近停擺,話搵到古蹟喎,建築界人士估計一停工程,就會為時四五個月,因建築署依家程序為本,工程為次,一有事故,必先停工,調查完再申請開工,中間審批時間起碼三四個月,建築費用因而大升,建築署唔會理,醫院十萬火急,更是關人鬼事,最緊要係議員老爺捉唔到錯處。左丁山日前往港怡醫院驗身,只見醫院地方大,儀器新,護士人手充足,人人做事唔駛匆忙,可以樣樣仔細問清楚,與伊院威院相比,差天共地。如果左丁山有後輩做伊院護士,都會勸佢辭職,申請港怡一份工啦!仍然留在公院嘅直情係為人民服務,值得市民尊重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