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報道】有冇發覺,就算早晚甚至進餐後都有刷牙,但仍然難以避免牙周病的出現?因為刷牙只可以清潔牙齒表面,要趕絕引致牙周病的元凶牙菌膜的話,仲要每日配合使用牙線,徹底清潔牙齒鄰面及牙縫三角位,咁先算做好口腔清潔。雖然是日日使用的尋常東西,但揀牙線都有些學問需要留意。
牙線要扁平柔軟有彈性
小小一條牙線,如何可以深入牙縫,徹底清除卡在牙齒中間的食物殘渣而又不傷牙齦呢?答案當然唔係求其搵條線都得啦!牙線應該是扁平柔軟而且具有微彈性的,因為扁平的牙線可以增加牙線與牙齒的接觸面,方便清除牙齒鄰面的牙菌膜;而柔軟及具微彈性的特質,則有助使用時不易折斷,亦較不易傷及牙齦。此外,市面上有些牙線會添加上一層蠟質,方便在使用時能令牙線更容易滑進牙縫,減低卡於牙縫後令牙線組織散開的情況出現。
初用牙線要適應
揀啱牙線,但點用先啱呢?首先取出約25厘米長的牙線結成圈,把牙線左右拉動慢慢滑進牙縫內,緊貼牙齒鄰面成C字形,拉到牙齦溝最深處上下拉動,重複步驟直至每個牙齒鄰面都清潔為止。對於初次使用牙線的人來說,是需要一些時間去練習及適應的,習慣後約只需2-3分鐘就可以完成有效的牙縫清潔,不過香港人做什麼也要快,而且欠缺耐性,要花時間去練習使用牙線,很容易會心生抗拒而放棄,這個時候,牙線棒正好派上用場。
牙線棒方便易用 入門必選
牙線棒可以說是傳統牙線的改良簡化輕便版,集牙籤的便利性及牙線的完美潔淨兩大好處於一身,一端是尖細的軟膠設計,可代替牙籤清走食物殘渣,另一端則是細滑強韌的牙線,有助於通過牙與牙之間的緊密接觸點位置,而且牙線棒呈弓型設計,可令牙線保持適合的鬆緊度,對於初接觸牙線的人來說,很容易使用,亦方便教導小朋友從小習慣使用牙線。現時市面上有不少獨立包裝的牙線棒出售,方便攜帶外出用餐後隨時使用,亦大大提升了大家使用牙線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