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謀共生 - 楊靜

合謀共生 - 楊靜

大陸房價高踞不下,政府直言年輕人想要買房並非難事,只要淘空男女雙方及雙方家長一共六個錢包就好。另外,也不能隨便買賣,為讓再下一代不至於階級下滑,買房還要看地段,飯局坐下來都在談學區學校和升學方法。連還沒戀愛過的小女孩也在焦慮,如今不努力,以後孩子只能吃土。

時隔多年和舊同學在北京聚首,變得最多有兩人。一位是中學數學天才,自小乖仔,本以為他會毫無意外結婚生子買樓,見面才知他是所有人中唯一丁客。他的太太在全城最好的中學教書,看得多反而不敢生,學生苦家長也苦,「各個都似神經病」,恨不能一天有28小時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另一位則是研究院同學,一如當年睿智冷靜,今日在大學工作的她談話間很理性問我,會否有合適結婚對象介紹。她並非不知這恨嫁很荒謬,她一個人活得有聲有色,不需要有人闖入私密空間。但她明白這一套社會規則如何運行,在大都會生活,房與車都靠父母出錢,那自然也要順應父母的意願。

「如果父母做的事都是為讓你開心,也應該理解你獨身是開心的呀。」我不解這種情感義務的邏輯。

她笑我天真:「父母要的不是你開心,是你穩定,是你承擔好社會角色,做女兒,做妻子,做母親。安安穩穩過好一生。」

年輕時我們以為自己這代會不同,會獨立自由。再大些,人人批評父母封建專制。如今我才明白,社會法則繼續施效,願打願挨,你供養我,我尊重你,父母與孩子誰也不欠誰,公平交易,合謀共生,社會機器每日運轉如常。而曾經高喊要追求的自由和獨立,隨着二十歲的青春,在高潮過後,慢慢偃旗息鼓了,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