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人訪】34歲的陳浩源是香港輪椅羽毛球第一人,亞殘運銀牌得主、世界二哥,但11年前他絕對想像不了自己有如此成就,因為其時他根本沒有資格參與傷健羽毛球。一場車禍把六呎青年撞成輪椅上的四呎病漢,意外奪去他俯角下瞰的第一人生,但羽毛球還他仰角上眺的第二人生。
記者:洪量丰
攝影:陳海威
傍晚六時多,陳浩源靜靜坐在體院羽毛球場一角抱着飯盒,趕緊在七時訓練前填飽肚子。我倆寒喧幾句後,他便站起執拾,我只曾於其他報道見他在輪椅上的相片,不禁脫口而出,「原來你咁高嘅」,「係呀,我有成六呎」他說罷又咯咯笑起來。陳浩源特別注重儀容,兩側頭髮總是剃得貼服,中間一束抹上髮蠟如鳥冠般。他自信、樂觀、對答條理分明,記者眼中他是絕佳的受訪者;在羽毛球場上,其發達上肢配備輪椅,在一眾傷健球員中顯得格外有份量,不難想像任何場合,他自會是社交圈子的中心,他也慣於成為眾人焦點。
飛來橫禍 23歲車禍失左腳
2008年1月陳浩源才剛23歲,愛情得意,事業剛起步,他形容自己是典型自恃小聰明不理將來的年輕人,「當時好多機會,呢份工冇咗咩,搵過份仲多500蚊,21、22歲嘅年紀最啱去玩去wet。」年三十晚他到中國公幹,連夜乘車趕回港過節,豈料飛來橫禍。陳浩源回復意識時,左膝以下已空空如也,提及傷勢他沒有電視劇的悲愴,因為當時生存才是要事,「醫生講法係撞到散晒:左膝以下截肢,右腳踭關節意外時跌出,斷肢關節要移去右腳;右邊手腕鑲入鋼片,左膊都有事,全身麻醉手術起碼15次以上,半身麻醉手術次數多到數唔清。」
陳浩源在朋友、家人和女友(現妻子)陪伴下留院10月出院,熬過生存一關,但接下來要面對生活的難題。意外後他要靠輪椅出入,工作也隨車禍丟去,在家每天面壁,百無聊賴迎接生活的虛渾,「醫院病人最多,病人唔會歧視病人,最多你斷手佢斷腳;最辛苦係啱啱出院,開始要諗未來。」以為快要退休的父母可享清福,結果他們卻倒過來照顧自己。女朋友不離不棄,陳浩源也不願成為負累,「我養唔起佢,都唔好要佢貼錢養我,出院時最徬徨驚恐,都唔知聽日發生咩事。」
「我原本六呎望落人度,變咗四呎望番上去」
生活餘下覆診,母親怕陳浩源孤寂,替他報名社區中心口琴班,但人跌至谷底,每次坐着輪椅出門,傷口都被挖刮,「我原本六呎望落人度,變咗四呎望番上去,人生最好玩嘅階段就變咗最頭耷耷嘅一段日子。啲人睇我唔順眼就用粗口鬧,最難受係有日用電動輪椅出街,有個小朋友喺我面前眼定定望住我喊,佢阿媽好緊張抱走佢,我當時冇戴義肢,佢帶點責備話『你做咩咁都出街?嚇親小朋友。』好似覺得斷肢者係科學怪人咁。」
陳浩源自小愛好羽毛球,長大後依然會報名業餘比賽。他廣結朋友,病榻訪客不絕,有天後來成為亞殘運羽毛球男單冠軍的余廣華(現為其港隊教練)隨友人到醫院探望他,陳浩源暗忖自己年輕,盤算未來要腳踏義肢再上羽毛球場。傷健羽毛球依運動員傷殘程度分六組,陳浩源後來才裝上義肢,故歸入輪椅二組。09年他甫出院即重拾球拍,報名輪椅羽毛球興趣班,其時港隊未有輪椅組運動員,陳浩源有羽毛球根基,不出一年已成港隊輪椅組第一人,10年首征廣州亞殘運一鳴驚人得第4,「我對自己真心認可,假假地都香港冠軍,細個做唔到代表隊,𠵱家做到,雖然我坐輪椅,但某項目都係香港最好。」
運動有種魔力,平日在街上被嫌棄的輪椅,在場上幻變成毅力象徵,陳浩源笑說:「運動場看台成日有十幾個觀眾,我打完波輪椅放一邊,着義肢企起身。有日沖完涼經過兩位年長女士,佢哋喺我身邊問『頭先坐輪椅個人好犀利,唔知去咗邊呢?』」
一償夙願 18年亞殘運摘銀
輪椅不能橫移,活動範圍有限,因此輪椅羽毛球以半場為界,場地縮少,來回更多,一場比賽動輒一小時;而且運動員要一手推着十多公斤重的訂造輪椅,前傾後仰揮拍,非常講求體能。陳浩源天生健碩,如魚得水,出道幾年已摘下三面世錦賽銅牌,但10、14亞殘運卻顆粒無收,10年他於季軍戰僅負,14年他在印尼首奪國際賽冠軍,人人美言他「世界第一指日可待」,仁川亞殘運前夕連鄭伊健也與他合拍宣傳片,自言「幾時都咁自滿」的陳浩源雄心勃勃征南韓,結果於小組賽爆冷出局,「我當時爆晒煲,未試過輸得咁轟烈,返到嚟冇晒知覺。」回港後陳浩源痛定思痛,翌年他谷底反彈,出戰愛爾蘭國際賽橫掃三金,榮膺該年度香港傑出運動員;18年終一償夙願,摘下亞殘運銀牌,去年底更擊敗八年來未嘗敗績的南韓一哥,轟動羽壇。
陳浩源從街頭上的「科學怪人」走上國際舞台,然而傷殘運動員和健全運動員待遇始終不齊頭。直至17年底香港只得半職殘疾運動員,當時陳浩源既要工作,又於浸大修讀學士課程,加上練習,他本來已打算辭去工作,全心備戰20年殘奧會;幸港府17年底推出「精英資助制度先導計劃」,精英組傷殘全職運動員每月資助增至約二萬元,陳浩源得以安心辭職。
傷殘羽毛球於14年被列入東京殘奧會項目,全球都會舉辦國際賽事,陳浩源說傷健運動於歐亞漸受重視,配套完備,但發展中地區就缺乏籌辦經驗,「試過去非洲比賽,酒店前有條70米斜路,每次出街都要搵人推;有次酒店廁所有門框,輪椅入唔到,要即刻搵人拆門。」
10年過去 「我好驕傲行到咁遠」
19年,剛好是陳浩源接觸輪椅羽毛球的10周年,回首當初茫然過日的日子,他直言難以想像,「我同隊友大家都瞓過醫院,成日攞當年悲慘經歷做笑話,其實遇多次都未必捱得過。」我問他當年曾否……支吾間他已接下去,「自殺?大家都好驚,畢竟我咁細個,平時好樂觀成日講笑,但其實我勁怕死。我媽成日話『你經歷咁大意外,成身散晒,個天都冇攞走你,第日要帶個訊息畀人。』」陳浩源說健全羽毛球手時常好奇坐上其輪椅,他也偶爾套上義肢站立打球,但他不諱言在四呎輪椅上,自己看得更高更遠,「着義肢打真係爽,可以咁高殺落去。我坐喺度係矮咗,但我使命感大咗,眼光更闊,以前我做極咪叻嘅打工仔,但𠵱家我係香港首位輪椅羽毛球手。」陳浩源不時應邀演講,以自身經歷鼓勵大眾,二來他是輪椅組唯一代表,他希望推廣項目,回饋傷健運動,「我唔希望我幾年後退役呢個項目就摺,因一個人而有,因一個人退役而刪係好可惜,特別係香港人做到嘅。」
羽毛球帶陳浩源走遍五大洲,他躊躇滿志迎20年東京殘奧會,車禍後曾憧憬10年後的陳浩源會是如此?「我當時只有徬徨,只係希望行得好。所以我好驕傲自己行到咁遠,冇撞錯嗰次車囉,雖然唔係自己揀,哈哈。」人習慣俯角下瞰,滿以為生命在握,那知原來從仰角上眺才得見世界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