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有時,避世有時」 - 蔣芸

「入世有時,避世有時」 - 蔣芸

星期天的明報文學版,介紹了一位老朋友、名作家教授張系國;原來他曾在去年聖誕節時來過香港,還接受了記者的訪問,不知他有沒有打電話給昔日那位也曾住過台灣風城的老朋友?

我是在八十、九十年代之間才與張系國有過數面之緣,彼此相談甚歡,一別三十多年了,這篇訪問中說他喜歡孤獨,嚮往到加州山上獨居,也曾嘗試過住了一夜山西窰洞;小說家自然要體驗各種不同的生活,一直在大學執教的他,充分利用了有限的空閒,竟自己上山蓋起木屋來,一蓋四、五年,準備孤獨的享受思考與寫作的樂趣,依然如此不減年少時的冒險精神的確勇氣可嘉,略覺遺憾的是他這次短暫的停留香港,是在他離去後看訪問才知,緣慳一面了,也許今後相見更了無期。

記得當年他曾說過:很久前就該見面的。想不到隔了那麼久才見上一面……,那麼這次他路過香港,可曾想過要打個電話給老朋友?畢竟失聯太久,對於來去匆匆的過客,相見別離只道是尋常。

訪問他的小朋友說入世有時、避世有時,而我想說的是相聚有時,別離也有時,人與人之間何嘗不如此,錯過一回,幾十年過去,最後誰也成千古,或早或遲已沒有什麼分別了。

不管在真實的時空中,或在科幻的更大的時空裏,什麼也改變不了凡人在世間的結局。而人類可貴的自由是選擇生活的方式,選擇生活的地方,在城市、在鄉間、在人來人往的大城市或真的有一天去住在窰洞裏,或在加州有野狼、有野鹿、有野生火雞出沒的山上,無論是那一種選擇,活得自在快樂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