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黃咖啡和椰汁可可 - 邁克

蛋黃咖啡和椰汁可可 - 邁克

立陶宛小姐生平第一次食蟹,連蟹殼是硬的也不知道,用刀叉敲敲忍不住嘖嘖稱奇,小心翼翼試了兩啖,「沒想到這種魚味道是這樣」,大概一時之間不能適應。她說他們國家喝咖啡從來沒有人放糖,舌尖習慣了金葉菊的苦,來到越南店員問也不問便糖奶雙管齊下,處女初嚐簡直震驚。澳夫人問:「那麼你試過蛋咖啡沒有?」她眼部做了個翻跟斗表情,以猶有餘悸聲氣答:「甜到呢……不得不另外要半杯熱水,溝勻先至飲得落。」河內街上隨處都是這款飲品的宣傳,大有未飲過唔算曾經到此一遊之勢,大鄉里乍見以為係「桑寄生茶加隻蛋」個friend,興致所以不高,後來終於點了一杯,原來將蛋黃打成泡沫倒在杯面,是卡普奇諾的變奏,正確應該叫蛋黃咖啡,或者cappu-eggnog,據說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物資匱乏,牛奶買少見少,豪華旅館某廚神靈機一觸以蛋代奶,一個不小心成了國飲。帶殖民地色彩的典故,教我想起萊佛士酒店和Singapore Sling,不問真假只當民間傳說──烽火萬里牛蹤杳杳,家畜界普遍凋零,怎麼雞卻唾手可得?

出乎意料,蛋黃咖啡不合胃口,浮面甜泡攪極唔勻,入口雖然不過不失,結果越飲越苦,真是大吉利市。旅館街角有間精緻玲瓏的咖啡室,面對大教堂,每次經過座無虛席,臨走一晚見有吉位,當然把握機會。餐牌特色飲品一欄,全部椰汁主打,大概也是就地取材物盡其用,點了椰汁可可。五分鐘後小妹妹侍應生端上一杯半凝固冰凍液體,並非長者期待的暖胃熱飲,勉強一試:嘩,相逢恨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