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有不是父母的父母,這是常識吧。何謂父母?最簡單定義,只不過是生下了小孩的人,或出於巧合、或出於規劃,至於是否懂得管教、愛護,懂不懂做一個家長,父母這個身分不會附送任何資格認證。
引起全民公憤那位父親,因為叫十二歲的兒子去買肉圓,回來發現沒有如他所吩咐加辣,審問兒子到半路已經發作,毆打完兒子,妻子求情,當場遭到勒頸在地上拖行的待遇。
媒體與鄉民最初稱這名家暴狂為惡父;「惡」字,至少還有個「心」,這一位呢,夫婦吵架時把孩子當磨心,情緒失控時當發洩對象的人,出錢養活了個孩子,就當是自己是豬農,當孩子是豬,只要餵飽就功德無量,就可以隨意發洩獸性,說是「獸父」也不為過。
這狠惡獸父自稱酗酒時會失控,常常打小孩,沒酒醉時,也會打,不會口頭管教;妻子呢,這只是頭一次。
有病就去看獸醫這句話雖然刻薄,但人真的有獸性,不一定需要酒精麻痹了腦袋前額葉的理性判斷力,才會發作。根據妻子岳父所述,這孩子長期處在暴力之下,平常管教就是用暴力,前年有次做功課時有點發呆,忽然就用鐵棍打到臀部留下了三行瘀血傷痕,所以無分醒醉,是個暴力狂就對了。妻子也發現丈夫精神狀況有問題,應該是躁狂症,丈夫承認,卻拖着拒絕看醫生。
像這樣典型的不幸家庭,總有個酗酒然後拿最親近的人出氣的人父親,典型的肥皂師奶劇,大多以貧窮之家為背景,父親不是無業,備受經濟壓力,就是酗酒,那個受害的兒子,大多也變得無心學業,後來成了問題青年之類。
不過正如昨文所說,同樣在身心受虐受怕的環境中長大,也可以活出相反的人生。受害小孩十二歲,在那幾百萬人看過的影片中,一邊為自己辯白,一邊說了十多二十次對不起,顯然是慣了委曲求存,也深懂不肖大人的心理,趨吉避凶的規則,就是先認錯,捱過得一天是一天。因為反叛起義,只會連累母親幫口,更如提油救火,惹怒一個獸性的人變本加厲。
這不是軟弱,反而是難得的堅強,這樣的孩子,往往因為被逼出堅韌早熟的個性,加上家無寧日,為逃避也好,為自己爭氣也好,最好的避風港就是專注讀書。果然,這小孩成績出眾,是全班三甲。至於那暴虐父親,也並非電視劇的典型,是有工廠在手的老闆,酗酒打人不因為經濟壓力,連家窮的藉口都沒有了,說穿了,就一個自私沒同理心的人,剛巧生了個小孩,就名為父親而已。